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1)用上述装置制备气体:①若B中盛放浓硫酸,A、B、C组合后能制取的气体是___。 a.H2 b.H2S c.CO2 d.C2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1)用上述装置制备气体:①若B中盛放浓硫酸,A、B、C组合后能制取的气体是___。 a.H2 b.H2S c.CO2 d.C2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下图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实验装置。
(1)用上述装置制备气体:
①若B中盛放浓硫酸,A、B、C组合后能制取的气体是___。
a.H2 b.H2S c.CO2 d.C2H4
②A、B、C组合后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③若要快速制取并得到干燥的NH3,正确的仪器组合是___(按制气装置顺序填仪器 的编号字母),制气所选用的固体药品是____。
④若用H2O2和MnO2来制取和收集干燥的O2,应选择的正确仪器组合是___(按制气装置顺序填仪器的编号字母),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
(2)甲同学用A、B组合来验证盐酸、碳酸、次氯酸的酸性强弱时,则盐酸应装入___(填仪器名称)中,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乙同学用干、湿两条有色布条验证干燥Cl2不具备漂白性,而湿润的氯气具有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应放在____中。
答案
(1)①c
②先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C中加水没过导管口,双手捂住A的广口瓶,若C 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松开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③AFE ;固体氢氧化钠
④ABC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2)分液漏斗 ;Ca2++2ClO-+CO2+H2O= CaCO3↓+2HClO
(3)D
举一反三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决定对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进行探究。 实验目标 探究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本身还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产物。 查阅资料 品红能溶于酒精形成红色溶液;二氧化硫不溶于酒精也不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 设计实验他们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该实验方案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___
(2)改进(1)中的不足之处后,按照完善后的装置完成实验,实验中控制二氧化硫以大约每分钟200个气泡的速率通过品红的酒精溶液,20分钟后溶液仍不褪色。由此可知,起漂白作用的粒子可能为____。
(3)甲同学做如下实验:取等量、相同浓度的品红的水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少量亚硫酸 钠固体和亚硫酸氢钠固体,两支试管中的品红都褪色,对此,他得出结论:使品红褪色的微粒是 SO32-和HSO3-,不是H2SO3。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正确___,其理由是___
(4)为了做进一步探究,乙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分别取相同浓度的品红的水溶液各20 mL于两只小 烧杯中,两只烧杯中同时一次性分别加入20 mL 0.1 mol/L新配制的亚硫酸钠溶液、20 mL 0.1 mol/L新配制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结果发现加入亚硫酸钠溶液的品红溶液褪色较快。
①微粒浓度与褪色快慢关系如下表所示,请用“多”或“少”填写下表。
②根据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HClOH+ +ClO-,为了探究HClO的漂白性,某化学兴趣小组从A、B、C、D中选用仪器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1)若气流从左向右,不考虑收集气体,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时的仪器连接顺序为___(填 写字母)。
(2)将干燥的氯气通入后,E的集气瓶中湿润的有色布条很快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没有很快褪 色,由此甲同学认为:干燥的氯气___(填“有”或“没有”,下同)漂白性,潮湿的氯气____ 漂白性。
(3)甲同学认为兴趣小组的设计有缺陷,应该做如下修改:____。
(4)E的烧杯中NaOH溶液所起的作用是___,烧杯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5)为保证实验安全,当氯气以每分钟1.12 L(标准状况)的流速匀速通入时,若实验需耗时 5 min,小烧杯中盛2 mol.L-1 NaOH溶液的体积至少应为___mL。
(6)乙同学向制取的干燥、纯净的氯气中加入适量水制得氯水,用所得氯水进行下列实验,实验操 作、现象、结论如下。
请你评价其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____ .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0115 月考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或结论   
A.
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溶解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B.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Na+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C.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的氧化性比I2
NaI溶液溶掖变蓝色
D.
证明Ksp ( AgCl)>Ksp ( AgI)
向lmL浓度均为0.05 mol.L-l的NaCl、NaI混合溶液中滴加2滴0. 01 mol.L-1的AgNO3溶液,振荡,沉淀呈黄色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运用实验的手段研究Cu的相关性质。请你参与研究并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一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伸到Cl2的集气瓶中。你认为 甲同学在实验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同学为验证Cu能和热的浓HNO3反应,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___;纠正上述错误后,请你从绿色化学的角度出发,对装置提出改进建议,使装置既能控制反 应的进行,又能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____。

(3)丙同学在Fe和热的浓HNO3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Cu片,Cu片先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不再溶解。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试管上部出现红棕色气体,得出Cu片溶解的原因是Cu 和HNO3发生反应。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在加入Cu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Fe2+但不含有Fe3+。说明具体的操作和实验现象______。
(4)丁同学探究铜与硝酸反应主要生成NO时对应硝酸的浓度,设计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连接好仪器并检查气密性后,分别装入相对应的试剂)
①实验开始前先打开活塞K,持续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K。将铜丝(足量)下移伸入浓硝酸中,有大量的红棕色气体生成,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颜色变浅,当A中充满无色气体时,此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
②将B中溶液稀释至200 mL,用0.20 mol/L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数据如下(硝酸的 挥发、分解及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则硝酸与铜反应主要生成NO时硝酸的浓度不大于___mol/L,如果在滴定操作时,先俯视 后仰视滴定管读数,所测得的主要生成NO时硝酸的浓度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mol/L的溶液100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值,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溶液各100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观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1(选填>、<、=) 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多选扣分)
(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3)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