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卤代烃的性质时,王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 NaOH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王老师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学习卤代烃的性质时,王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 NaOH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王老师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学习卤代烃的性质时,王老师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 NaOH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
(1)王老师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盛水试管(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若你用另一实验来达到王老师上述演示实验的目的,可以选用另一种溶液代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据的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明同学取少量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反应后混合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加热,产生少量沉淀。 小明由此得出溴乙烷与NaOH水溶液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溴化钠。老师和同学都认为这样不合理。若请你用实验验证该反应中生成了溴化钠,你与小明实验方案的两点不同之处分别是_________。
(4)用波谱的方法能方便地检验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根据你学到的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使用波谱的名称和波谱仪器记录的结果分别是:____。
答案
(1)验证生成的气体是乙烯(或验证溴乙烷与NaOH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高锰酸钾溶液红色褪去;除去气体中少量的乙醇
(2)CH2=CH2+Br2→CH2BrCH2Br
(3)先将混合溶液用HNO3酸化向溴乙烷中加酸化的AgNO3溶液进行对比
(4)核磁共振氢谱图.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之比为 1:2:3(或红外光谱图.发现-OH、C-H、C-O振动吸收
举一反三
将无水乙醇逐滴滴入到红热的CuO中,生成的气体通过某白色粉末(装置外边用冰水冷凝)。 实验结果表明:
(I)白色粉末变蓝,并在上边凝有沸点为21℃的无色液体X。
(Ⅱ)X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Ⅲ)X能进行卤代反应,一分子X中最多只能有三个H原子被取代,实验测得4. 6g无水乙醇全部反应后, CuO失重1.6g。
(1)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可算出每个乙醇脱去的H原子数,从而得出液体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
(2)根据有机物分子结构理论,把乙醇分子在上述反应中的三种可能脱氢方式(在乙醇的结构式中用表示脱去的氢原子)和脱氢生成物的结构式填入下表空格中。
(3)在上述三个产物中只有--式是液体X的结构式,请简述另外两式均不合理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下图装置(夹持装置仪器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先按图安装好,先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地(间歇性)通入气体,即可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试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 。
(2)M处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 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 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了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_ 。
(4)实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 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
(5)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化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系列实验,实验时将药品A逐滴加入到固体B中,请回答:
(1)若A为浓氨水,B为烧碱,C为AlCl3溶液,打开分液漏斗旋塞,烧瓶中即有氨气生成, 原因是__________ (结合离子方程式回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利用该装置设计实验证明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若B为碳酸钠,A与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能得到的相应结论是______________;试管中出现浑浊,依据此现象能否得出相应的结论,请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实验1和实验2,探究的是___________。
②当银氨溶液的量为1mL,乙醛的量为3滴,温度为55℃,反应混合液pH为11时,出现银镜的时间为__________ min。(填范围)
③你认为探究乙醛进行银镜反应的最佳条件,除了测定银镜出现的时间外,还需要比较不同条件下形成的银镜的__________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亚甲基蓝( Methyl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如图所示。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所示,在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H2O、3gC6H12O6(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5滴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后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关闭活塞a、b,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关闭活塞a、b,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
以上③、④操作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
(1)该实验中,影响溶液颜色互变快慢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
(2)从上述变化的总结果看,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亚甲基蓝的作用是____。
(3)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代替,因为其中含丰富维生素C,据此可推测维生素C具有____性。
(4)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 。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