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

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Ⅰ。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中两个典型的定量实验。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配制1mol/L的稀硫酸标准溶液,然后用其滴定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答案可能不唯一)
A.实验中所用到的滴定管、容量瓶,在使用前均需要检漏;
B.如果实验中需用60mL 的稀硫酸标准溶液,配制时应选用100mL容量瓶;
C.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会导致所配标准溶液的浓度偏小;
D.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即装入标准浓度的稀硫酸,则测得的NaOH溶液的浓度将偏大;
E、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从橙色变为红色;
F、配制溶液和中和滴定的两个实验中,若在最后一次读数均俯视读数,则导致实验结果都偏大。
Ⅱ . 现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较多量的饱和氯水并测定饱和氯水的pH。
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装置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装置丁:          __________________       
(2)证明氯水已饱和的现象是                                          。
(3)制取结束时,装置丙的液体中含有的微粒是            (用微粒符号表示 );
(4)若撤去装置乙,直接将装置甲和丙相连。这样做对实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是:                     
测定饱和氯水的pH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设计:证明NaOH固体在空气中放置部分变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 (  共16分) (3分)  A、B、D。    (多选不得分,少选1项扣1分 )
Ⅱ. (8分)。(1)甲:MnO2+4HClMnCl2+Cl2↑+2H2O(1分)
丁:Cl2+2NaOH→NaCl+NaClO+H2O(1分)
(2)丙中液体呈黄绿色,丙上部空间呈黄绿色,有黄绿色气体进入丁中(2分)
(3) H2O、Na+、Cl-、H+、Cl、HClO、OH-(2分)(选全得2分,漏选得1分,多选不得分)
(4)由于氯化氢未除尽会导致制得的氯水酸性增强,测得的pH偏小(1分)。
用pH计直接测定(用pH试纸测定不给分)(1分)。
Ⅲ:(3分)。去固体样品少量溶于水(1分),向溶液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样品已变质(1分),这时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若溶液呈红色说明还有部分氢氧化钠没变质(1分),即部分样品变质。
解析

举一反三
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是一种多用途的新型消毒剂,可有效***灭“甲型    H1N1流感”病毒。已知过碳酸钠是一种可溶于水的白色细小颗粒状粉末,50℃可分解,其3%的水溶液的pH约为10.5,过碳酸钠具有Na2C03和H202的双重性质。
(1)为探究过碳酸钠的性质,某同学用试管取适量过碳酸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开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微热并振荡试管后又可能观察到            现象。
(2)已知过碳酸钠遇稀硫酸可产生两种气体。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以下装置完成了系列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同学用装置I验证产生的两种气体,B中盛有足量的Ba(OH)2溶液,若观察到的现象是              ,则证明有              气体生成;简述验证另一种气体的方法                                                  
②乙侧学把上述装置组合,用于测定2Na2CO3·3H2O样品中Na2CO3的含量。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I、II、III的连接顺序是                      (填装置序号);  B、E中应分别盛放                         装置III中通空气的目的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和比较SO2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1)①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出现的现象是: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停止通气后,再给B、D两个试管分别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写出Cl2通入NaOH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断开开关S1,按下开关S2,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光能等
B.断开开关S1,按下开关S2,此时构成的装置属于电解池
C.断开开关S2,按下开关S1,此时构成的装置属于原电池
D.断开开关S2,按下开关S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某中学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下装置:

(1)实验室常用装置E制备Cl2,指出该反应中浓盐酸所表现出的性质___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发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都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B                  , D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利用上述两发生装置按下图装置继续进行实验:

通气一段时间后,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而乙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品红溶液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浅。
试根据该实验装置和两名同学的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①试分析甲同学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不褪色的原因是:                    
                               
②你认为乙同学是怎样做到让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探究小组根据乙醛还原新制Cu(OH)2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对反应方程式“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提出了质疑,并进行如下探究:

(一)查阅资料
(1)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该溶液的c(NaOH)=     mol/L;质量分数为2%的CuSO4溶液密度为1.0g·cm—3,其c(CuSO4)=0.125mol/L。
(2)Cu(OH)2可溶于浓的强碱溶液生成深蓝色
的[Cu(OH)4]2-溶液,CuSO4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过程中Cu2+与[Cu(OH)4]2浓度
变化如右图所示:
(3)Cu2O、CuO均可溶于CH3COOH;在溶液中
可发生2Cu+==Cu+Cu2+反应。
(二)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1)在2mL 10%的NaOH溶液中滴加4~6滴(约0.2mL)2%CuSO4溶液,经测定混合溶液中c(OH-)约为2.5mol/L。
(2)若对上述混合物进行过滤,可得到浅蓝色的           (填化学式)固体,滤液呈深蓝色,则显深蓝色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在第(1)步所得的混合物中加入0.5mL 乙醛,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
(三)对“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质疑的理由:
(1)                                  ;(2)                         
(四)结论:根据上述探究,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