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按唐制,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B.中书省C.兵部D.门下省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唐朝中央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之间分工明确且相互制约,减少了决策的失误。故材料中的封德彝应属于中书省,魏征供职于门下省,负责政令的审核。故选D。
举一反三
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丞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①西汉“中朝”形成 ②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参知政事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
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   )
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
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A.在地方设置节度使B.改革科举制度
C.分割宰相职权D.加强中央集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B.以文治国C.分科考试D.学而优则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