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土地私有出现D.农业水平提高

《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土地私有出现D.农业水平提高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左传》记载,襄公4年(前569年),“土可贾(买)焉”,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土地可以买卖B.土地禁止买卖C.土地私有出现D.农业水平提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土可贾(买)焉”反映了我国这一时期出现了私有土地,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故选C。A项并非本质问题,是材料说的现象;B项与材料明显不符;D项材料未体现。
点评:我国商周时期实行的是井田制,井田制商朝兴起、西周时期兴盛、春秋时期瓦解随着铁犁牛耕等生产力的发展逐渐的瓦解、战国时期被废除,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的制度;材料中土地出现了买卖的情况说明井田制开始瓦解。井田制退出历史舞台之后,确立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举一反三
读下图,这一农业耕作技术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
B.西汉
C.唐朝
D.南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A.农民生活艰辛B.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C.土地兼并严重D.农业和手工业紧密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图片可以反映我国唐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
A.四川都江堰B.扬州古运河C.关中郑国渠D.河北赵州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耕文明闻名于世。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表明中国古代王朝为了限制商业和城市经济的发展,采取的经济政策是什么?(2分)
(3)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出现变动。请结合材料三加以说明。(4分)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出现变动最主要的原因。(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