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而圈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把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用放

材料一: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而圈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把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用放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在河滩、湖滨浅水之处筑堤,用堤圈围出土地,而圈围起来的田叫做围田,或叫圩田。在山中把荒野开辟为耕地,往往采用放火烧山的办法,草木被烧去之后,稍加平整,即可播种,这种方法叫“畲田”或“畲种”,唐人多称之为“烧畲”或“火田”“火耕田”。
材料二: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突破了1亿大关,并相继在乾隆三十一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突破3亿,嘉庆十七年为三亿六千万道光十四年突破4亿。由此,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今人民蕃庶,食众田寡,山地尽行耕种。”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潦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这一现象在当时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6分)如何正确认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及环境的关系?(4分)
答案
(1)现象:江南地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围湖造田(圩田),放火烧山开垦荒地(畲田)(2分)
原因:隋唐的大一统,人口增长;生产力水平提高,生产工具改进;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土地兼并严重,迫于生活,围湖造田和向山要田;(4分,答对两点即可)
影响:一方面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围湖造田影响河道的治理和疏通,向山要田易致水土流失,破坏生态平衡。(4分)
(2)原因: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清初清政府大面积垦荒;明朝引进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康熙时“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雍正时实行摊丁入亩的办法,废除了人头税。(6分答对三点即可)
关系:在古代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经济发展的状况;人口的过渡增长不利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并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可持续发展(4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对“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自足”即产品富足B.带有封建性、落后性、封闭性
C.生产的目的不以市场贸易为主D.生产、生活的主要组织形式以家庭为单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眷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则民不困。                            
——《尉缭子·治本》
材料二: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
材料三:康有为揭起孔子和经学的旗帜,并借用西学对其进行改造,从而把孔子塑造成君主立宪政体的缔造者,把经典改造 成君主立宪政体理论的载体。康有为之所以能这样做,与经学与时俱进的特征、自身学贯中西的知识储备以及现实社会的需要有很大关系。康氏所为,开援西入儒之先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对构建当代新文化也具有借鉴意义。
---《孔子研究》2003年 06期 
材料四:鲁迅:“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钱玄同:“将所有的古籍束之高阁,废除汉字,采用‘世界语’。”
陈独秀:“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模式相适应的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4分)
(2)材料二属于哪个派别的思想?请用一句话概括其思想主张。这种思想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利用传统儒家思想来宣传资产阶级政治学说?(2分)
(4)材料四表明鲁迅、钱玄同以及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你有什么认识? (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王祯《农书》记载,有一农具“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和一垅,横桄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据此判断这一农具应是
A.犁具B.灌溉工具C.播种工具D.除草工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宋代之前,政坛文坛的风云人物大多是北方人,入宋以后,南方的士人在政治文化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科举制改革B.政治中心南移C.宋代实行重文轻武政策D.经济重心南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土地兼并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而且严重激化了统治危机,因此历代政权都采取了抑制兼并的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与此不相符的是
A.北魏实行“均田制”B.明朝的“鱼鳞图册”
C.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