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 ——周生春 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 材料二 江南重商思潮带来了士商关系的嬗变,儒而贾,贾而儒,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江南儒商们在此过程中脱颖而出, 但他们不像一般商人那样奋勇趋利,仅以营利为生活的唯一目的,而常常在经商之余博览群籍,诗文作赋,交往文人雅士; 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 富而思教,兴办书院,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 ——孙其芬《明清时期江南儒商及其诗性文化艺术活动》 材料三 (儒商)招养食客,资助文人,校雠书籍,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群体推动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5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江南儒商的特点。(4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梁启超对儒商作用的认识。结合所学,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3分) |
答案
(1)原因:商业经济活跃;文化发展,读书群体壮大;科举名额有限,仕途受限。(任答两点,共2分) 表现:活跃了市镇、城市经济;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加快了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商帮)。(3分) (2)特点:士商合流;营利与追求生活品味相结合;注重文化;关注教育。(4分) (3)认识: 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类似意大利资产阶级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2分) 影响:工商皆本思想的提出。(1分) |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材料中文字“商业发展迅速”“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等文字信息来概括社会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市镇经济发展、农产品商品化以及商帮的出现等角度归纳表现。第(2)中从材料二中“儒贾相通,士商合流的社会趋势”“ 交往文人雅士; 建造园林,创建戏班,丰富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关注子孙后代的教育”,以及材料三中“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来归结儒商的特点。第(3)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进行概括,材料中“从而在淮、扬、苏、杭一带形成“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说明推动江浙一带浓郁的文化氛围形成,从“然固不能谓其于兹学之发达无助力,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文艺复兴若合符契也”概括出“类似意大利资产阶级推动文艺复兴的兴起”的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导致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从思想角度分析作答。 |
举一反三
下图是元朝的运河和海运图,元世祖时令人开凿会通河和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同,开辟了从长江口的刘家港经黄海、渤海到达直沽的海运航线。元世祖重视运河和海运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A.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 B.促进大都的商业繁荣 | C.保障大都的粮食供应 | D.促进元朝的对外贸易 |
|
下表是某同学研究经济史的两组资料。
组别
| 史料
| 史论
| 第 一 组
| (松江)“里媪(妇女)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明日复抱纱以出”。(摘自《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松江部)
| 史论1:反映了当时传统的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和侵蚀。 史论2:这种市场与生产技术分离,是中国纺织技术自14世纪后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原因之一。
| 第 二 组
| “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要会》卷八六)
|
| ①唐朝商品经济发达,商人获利丰厚 ②唐朝官员存在仗势从商业中获利现象 ③唐朝政府严格控制中高级官吏经商 ④唐朝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 |
范蠡,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 “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下列情景范蠡可能经历过的是A.商品交换时用纸币 | B.以做青瓷生意为主 | C.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 D.做一些棉花生意 |
|
某学者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 ‘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
|
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 | 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C.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大量兴起 | D.流通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