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时期,某书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这一脍炙人口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啧啧称道。该书作者(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启蒙运动时期,某书提出的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保障公民自由这一脍炙人口的理论为历代资产阶级所啧啧称道。该书作者( ) A.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反对君主制 | B.指出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 C.认为国家是自由人民订立的社会契约的产物 | D.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由材料中“行政、立法和司法分立,相互制衡”可知某书作者是孟德斯鸠,联系已学可知其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即材料所述,还有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其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因此D符合题意。而A是伏尔泰,B是康德思想主张,C是卢梭的思想体现。所以正确答案为D。 |
举一反三
“大胆求知吧!”是下列哪次运动的口号( )A.文艺复兴运动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
(34分)近年来,中国在对外交往和宣传中,频频出现“中国形象”的词语。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形象”有不同的含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启蒙时代法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在启蒙时代,中国形象变为了启蒙思想家手中的一件武器。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 ——许明龙《18世纪法国思想家论中国的德治》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结合法国当时的情况,说明启蒙思想家将“中国形象”作为武器的目的。(8分)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图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政治现象?对此,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应对,先后设计了各种救国方案。请列举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个典型事例。(6分) 材料三 近代美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1958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下列六个阶段:①尊敬阶段(18世纪)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③乐善好施阶段(1905-1937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⑤清醒阶段(1944-1949)⑤敌对时期(1949-1972) (3)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个阶段形成的政治原因。(2分) 材料四 黄祸(Yellow peril) 黄祸(Yellow peril)是殖民主义时期美国和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煽动对亚洲民族,尤其是对中国的偏见的一个用语。从威廉二世正式提出“黄祸论”之后,西方列强各自根据自己不同的在华利益提出各种版本的“黄祸论”,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其所强调的内容也不断变换。其内容概括起来讲: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是“劣等”民族;中国土地贫瘠,而且人口众多,人口对外扩张不可避免,而这必然要冲击西方的优秀民族;中国人散布世界各地,请老节俭,索酬低廉,抢了外国人的工作岗位;中国人野蛮好战,中国多年受外国剥削压迫,一旦强大起来,必然对其压迫者实行报复……中国人一旦采用西方的思想和技术,中国军事和经济必将迅速发展,会威胁全世界。 ——薛衔天《百年潮》 (4)根据材料四,概括有关“黄祸论”的观点。(8分)请你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说明“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分别是什么?(6分) 材料五
(5)材料五中的图片反映了少数西方人对中国形象的误判,认为中国是强大而邪恶的,美国经济受到中国经济的牵制。试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史实,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4分) |
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包括( ) ①“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 ②“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 ③“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④“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之智,意在明靖内奸,暗御外侮也。列强乃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师其智,购其轮船机器,……陆续购买,据为己有。……夷情有损于国体,有得轮船机器,仍可驯服,则此方生灵,免遭涂炭耳。……以为中国自强之本,国体可保也。 ——曾国藩《挺经》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问世,对当时思想界震动很大,被梁启超形容为“火山喷发”。这一著作推崇着孔子,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历史教学参考》 材料三 “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陈独秀文章选编》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得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武器,抨击基督教的专制。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伏尔泰还看到,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摘自***《新民主主义论》 (1)材料中体现的是哪一派别的什么观点?请简要评价此观点(3分) (2)康有为在著作中推崇孔子的原因是什么?材料反映出维新思想具有什么特点?(3分) (3)据材料三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陈独秀与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对儒学的看法为何不同?(4分) (4)材料四中,***对外来文化的观点是什么?根据这一观点,他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4分) |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 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 E· 勒纳《西方文明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2分)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分) 材料二 孟德斯鸠: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两位启蒙思想的主要思想,并分析其意义。(8分) 材料三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3)依据材料三回答,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提出了什么主张? (6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初西方文学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如何?(2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