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伏尔泰眼中的中国(25分)
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都认为到处看到的是专制制度。这些人从表面现象判断一切:看到一些人跪拜,便认为他们是奴隶,而接受人们跪拜的那个人必定是1.5亿人生命财产的绝对主宰,他一人的旨意便是法律。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人类肯定想象不出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如果说曾经有过一个国家,在那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那就是中华帝国。
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儿女孝敬父亲是国家的基础。在中国,父权从来没有削弱。……一省一县的文官被称为父母官,而帝王则是一国的君父。这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把这个幅员广大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家庭。
他们的孔子不创新说,不立新礼;他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吏。我们有时不恰当地【把他的学说】称为“儒教”,其实他并没有宗教,他的宗教就是所有皇帝和大臣的宗教,就是先贤的宗教。孔子只是以道德谆谆告诫人,而不宣扬什么奥义。
世界上曾有过的最幸福、最可敬的时代,就是奉行孔子的律法的时代。
——节选自伏尔泰《风俗论》
问题:
(1)伏尔泰对中国文明的描绘主要以什么时代为依据?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概述伏尔泰笔下的中国形象。(6分)
(3)你如何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15分)‘
答案
(1)
水平l:基于有效的证据进行准确推断
·明清时期。因为西欧传教士大批进入中国是在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人口是在明清时期过1.5亿的。
其他答案:错误的推断,或结论与证据不一致,或只有结论没有理由。
(2)
水平l:能全面地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中国的君主和政府很开明,有完备的官僚选拔体制;中国有完善的法律,法律是建立在良好道德基础之上的:中国尊崇孔子学说,没有宗教迷狂,
水平2: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不充分
其他答案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评分项一:观点
水平l:能够将伏尔泰作为文化解读的对象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是对文化他者的一种理想化诠释,是其将自身的理想与信念 投射于他者的结果。
水平2:能够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基于当时法国现实问题的思考
水平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观点
·伏尔泰对中国的描绘有夸大和误解的成分
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情景无关
·伏尔泰主张建立开明君主制,反对教会权威。
解析
(1)依据材料中旅行者们,尤其是传教士们的身份,推测出伏尔泰描绘的中国文明的时代。(2)材料中“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是对科举制度的赞同;“人们的生命、名誉和财产受到法律保护”说明中国较有完善的法律;“中国人最深刻了解、最精心培育、最致力完善的东西是道德和法律”对中国伦理道德和法律的赞美;儒教不是宗教,更加理性。(3)评价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解读抓住关键:伏尔泰的作为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赞美中国文化是有他的现实目的,借用中国文化中的部分内容为法国国内的启蒙运动、反封建斗争服务。
举一反三
伏尔泰曾写道:“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规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都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中,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段材料反映了伏尔泰的主旨是
A.抨击封建神学的自大心理B.把自然科学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C.认为人类社会有客观法则D.自然界有其特殊的运行规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影响是
极其深远的。至今仍是世界各国人民力求实现的社会理想,它是(    )
A.以社会契约建立国家B.以天赋人权争取民主权利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以革命方式建立共和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孟德斯鸠认为,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但是他又认为民主制腐化,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导致“多数人的专制”;贵族制腐化,贵族的权利就会变得专横;君主制腐化,会导致“一个人的专制”。其观点的核心是
A.没有完美的政体形式B.强调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C.提倡社会契约论思想D.主张实行人民的自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直到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
① 雪莱创作《西风颂》
② 彼特拉克《歌集》
③ 薄伽丘创作《十日谈》
④ 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