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以前的欧洲几乎一直是今日所谓的不发达地区。西欧诸民族地处边缘地带,从那里窥视内地。……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以前的欧洲几乎一直是今日所谓的不发达地区。西欧诸民族地处边缘地带,从那里窥视内地。……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种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A.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 B.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 | C.工业文明的兴起与扩展 | D.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阐述了在新航路开辟前欧洲不发达且地处边缘地带,窥视内地,在经历工业革命后,到一战时已称霸全球,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力的进步,故选C。 |
举一反三
某航海家根据马可·波罗对亚洲东西宽度的估计(一个过高的估计),及其关于日本距亚洲大陆有1,500哩的报告(一个极为过高的估计),以及托勒密对地球周长的估计(一个过低的估计),推断出分隔欧洲和日本的海洋宽不到3,000哩。据此,这位航海家决定A.绕过非洲到达亚洲 | B.向西航行到达美洲 | C.穿越地中海向东航行 | D.横穿大西洋到达亚洲 |
|
18-19世纪的中西方贸易(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点,分析两种贸易方式带来的影响。(6分) (2)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
“海外发现”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因此,旧的庆祝欧洲“海外发现”的描述,受到一些以土著美洲人或非洲裔美洲人观点探讨欧洲扩张经历的历史学家的广泛挑战。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请问: (1)1500年前后大西洋之世界地位的变化与哪一系列重大史实直接相关?(3分) (2)请列举3项史实,替代材料中省略的内容。(3分) (3)根据材料最末一句所述“观点”,对“发现新大陆”将如何评价?(2分) (4)请列举评价“发现新大陆”的两对(组)视角。(4分) |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之为“发现的时代”,是一个“人”的被发现和“物”的被发现的时代,导致这些发现的共同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 B.天主教的传播和发展 | C.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和运用 | D.人们追求世俗的生活享受 |
|
“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了约2倍……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然而资本在西班牙、葡萄牙、中国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上述材料不包含的信息是A.殖民掠夺积累大量财富,引发欧洲价格革命 | B.中国古代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 C.中国的农业文明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 D.正常贸易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