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 因此,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20世纪上半期,世界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材料三  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同样值得我们铭记的是,1989年首先是属于欧洲的,也许它将是我们所见证的最后一件由欧洲主宰的世界大事。
——摘编自2006年5月25日《卫报》,作者马丁·雅克,伊文译
(1)为什么说“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4分)
(2)依据上表,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任选一个角度,概述20世纪上半期的变化。(4分)
(3)为什么1989年会被视为20世纪结束的标志?(6分)
答案
(1)资本主义萌芽,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从分散孤立逐步走向相互联系;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4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两点即可。)
(2)政治角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民族民主运动持续高涨,殖民体系逐渐瓦解。
经济角度: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科技文化角度:科学(物理学)革命,自然科学研究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文明时代;
(可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任选一个角度,每点2分,共4分)
(3)可从三方面展开。
从欧洲的视角来看,如:社会主义运动遭遇巨大挫折,结束了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构成的系统性挑战;苏联在欧洲构筑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体系逐渐崩溃等;
从世界的视角来看,如: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美国崛起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等。
从20世纪的视角来看,如:20世纪世界进入两种制度、两个体系和两个世界之间明显的对抗时期,1989年这种对抗局面在欧洲基本结束。
(6分。答出符合题意的三点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对欧洲开辟新航路起决定作用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商路
C.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D.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新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
A.地理大发现B.商业革命C.商业危机D.价格革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15世纪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15世纪末16世纪初这种状态发生改变,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1500年前后,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拉开了,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材料三: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时学《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1)材料一,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成为真正意义上世界历史的开端?(1分)这一事件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中期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2分)分析导致这种地位的主要原因。(2分)
(3)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有何影响?(2分)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又分别有何影响?(2分)
(4)如何看待材料三提到的观点?(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美洲的发现,经由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的航道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
——[英]亚当·斯密
材料二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请回答:①美洲是哪位航海家最先发现的?(2分)“经由好望角前往东印度的航道”的开辟者是谁?(2分)
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对东方、对西方分别产生了哪些重要影响?(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材料二 识别下列图标

材料三   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建立共同的经济制度所依赖的那种利益之间的融合……可以成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因粗暴的分割而长期敌对的国家,相互形成一个更大和更牢固的社会。
——《欧洲一体化理论与历史文献选读》之《舒曼计划》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发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联系所学的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上述“趋势”的影响。(3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3分)
(4)材料一所反映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这一趋势,今天的中国将采取哪些措施积极应对?(3分)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共同体是由哪几个机构合并成立的?欧洲共同体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