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

(21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1分)近代以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力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50年代以后,伦敦出现了改善住房的团体。……致力于为工人建造廉价住房;但收效甚微。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了由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由于在伦敦中心不可能人人自己有一幢房屋,而且工人也负担不起,因而他们大约同时开始建造成排的杂院房屋。……从1860年开始,英国政府共制定和实施了托雷斯法、克罗斯法……1890年议会修改并通过了新的《工人阶级往房法》,“授权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建造或者改造一些建筑以适合工人阶级居住;公共工程借贷管理局被授权为此目的而垫款。”
——吴铁稳、张亚东《19世纪中叶至一战前夕伦敦工人的住房状况》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1860年至1862年,太平军三次逼近上海,又对租界房地产起了推动作用。有洋枪队保护的上海租界成了避难所,士绅和平民大量涌入。……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携巨资来沪定居的地主、官僚、富商也纷纷加入。    
——李扬《上海房地产的百年动荡》
材料三 上世纪20年代,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湃。其中1925年,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市居然出现了2000多家地产公司,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不久美国房地产市场趋于萎缩,许多人拖欠贷款。1929年10月,美国房地产市场骤然滑坡。                
——龙福永《中美房地产及房地产金融业概论》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列举民间和政府分别解决上述现象的措施。(5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8分)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如何解救那些受房地产泡沫冲击的行业?(8分)
答案

(1)工业革命后,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1分)民间:致力于建立廉价住房;建筑商发起“模范住宅”运动。(2分)政府: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2分)
(2)原因:《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太平天国运动造成政治动荡,促使周边地区大量人口涌入上海租界;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8分)
(3)原因:银行贷款推动炒房;房地产商肓目扩大开发。(4分)解救:整顿银行,恢复银行正常的信贷活动;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反映了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英国伦敦房地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城市中工厂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工厂,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住房需求量不断增加,民间采取了“建造廉价住房”“建筑商乔治·皮鲍迪和悉尼·沃特娄发起的“模范住宅”运动”等形式来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而政府则从立法规范房地产建设;扩大地方权力支持地方房地产建设等方面来解决。
(2)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可以从政治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概括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上海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根据材料“19世纪40年代”房地产业“在上海迅速崛起”可知,《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通商口岸,吸引大批外国人来沪;根据材料“1860年至1862年”太平天国运动又起了推动作用;材料“到1914年,外国房地产商已有三十家”可知国内外房地产商大量资金投人开发;上海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工业吸引大量农民入城工作。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从材料“美国一股炒卖房地产的狂潮越来越汹涌澎”和“一向保守冷静的银行界也纷纷加入炒房者行列”可以得出20世纪20年代美国房地产业产生巨大泡沫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通过稳定金融秩序和兴办公共工程的举措以化解此次危机。
举一反三
(17分)材料一 早在漫长的16世纪,“世界市场”就已经形成了,正是这个世界市场,构成了19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基础。或者说,以生产和交换市场扩大为动力的“世界经济”,是随后产生的那个西方以“资本积累”和军事暴力所驱动的“现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前提。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材料二 全球化经历了3个伟大的时代:“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开始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时,持续到1800年前后,是劳动力推动着这一阶段的全球化进程,这期间世界从大变为中等。
“全球化2.0”是公司之间的融合,从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种硬件的发明和革新成为这次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从蒸汽船、铁路到电话和计算机的普及,这其间因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而被迫中断,这期间世界从中等变小。
在“全球化3.0”中,个人成为了主角,肤色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不再是合作或竞争的障碍。软件的不断创新,网络的普及,让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和印度的人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轻松实现自己的社会分工,世界变平了,从小缩成了微小。
——托玛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
材料三 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
——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国家的发展途径。当代发展中国家能否重行这一途径?为什么?(7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全球化各阶段的主要特点。(6分)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大萧条对经济思想、世界经济各有哪些“促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早在1962年时,美国的卡逊(R. Carson)出版了《静寂的春天》 (Silent Spring)一书,书中的标题如“不必要的大破坏”、“再也没有鸟儿叫了”、“死亡的河流”、“自天而降的灾难”等。可是只不过二十来年,书中的警告,已一一出现在我们身边,历史以充分的理由再次证明(     )
A.科技是一把双刃剑B.人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C.靠科技人类能克服它D.环境问题始于美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尤其是19世纪中期以后,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科技革命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并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材料二

(1) 17~20世纪初,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哪些对人类社会影响深刻的成就?(至少写出三项)(3分)
(2)结合三幅图片,回答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 这两个时期科学技术的变革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着人类迅速步入水、陆、空立***通时代的是
A.改良蒸汽机B.内燃机C.远洋轮船D.汽车、飞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请回答: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1分)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1分)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2分)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1分)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4分)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