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14分)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14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诗歌可以作为历史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它以生动精炼的语言,具体感人的形象,耐人深思的议论,融诗、史于一体,义理深邃、寓意深远。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 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这三首诗分别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其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
(2)材料二《春愁》写于哪一年?它所针对的条约具体内容有哪些?(5分)
(3)结合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3分)
答案
(1)《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3分)论从史出(3分)
(2)1896年。(1分)条约内容略(4分)
(3)《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写道,“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该诗反映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土地兼并严重C.清政府政治腐败D.自然灾害频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侵略者获得在中国通商口岸自由传教的权利是根据下列哪个条约( )
A.《南京条约》B.《虎门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
A.英国B.法国C.日本D.美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英《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割香港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①1840年以来至20世纪初,西方列强通过不断的侵华战争,将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试概括其主要过程。(6分)
②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完全胜利。试简析其胜利原因及其历史启示。(9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