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

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运动爆发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爱国运动,而梁漱溟的行为却是一种理性的爱国行为,均符合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流;BC两项与梁漱溟的行为无关;D项存在三个瑕疵,①启蒙思想→范围太大,应该具体到理性思想,②中国人→说法不准,毕竟还是存在着一批像梁漱溟这样的理性爱国者,③1915年新文化运动,相当部分中国人已经接受了启蒙思想,这样来说也就不存在1919年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的说法了。故选A。
举一反三
殷海光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属于“组织的反应”的是
①发昌机器厂创办   ②京师大学堂建立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国民党改组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的火焰”
A.促进了国共两党进一步合作B.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C.实现了孙中山的革命目标D.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这些情形出现于
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23~1927年,苏共中央就中国革命问题进行了122次讨论,作出了738个决议,这些决议通过共产国际来指示给中共中央。1927年7月底中共已决定南昌起义了,莫斯科还发来由斯大林亲自决定阻止起义的电报。这表明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
A.中共对本党的政策没有决策的权力B.苏共通过共产国际指导中共革命斗争
C.苏共反对起义是希望维持统一战线D.中国革命对苏联国家利益非常关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8月,国民党党史馆举行第七次搬迁。有趣的是,党史馆乘机“秀”出国民党当年发给毛泽东的薪水单。当时毛泽东每月支领120元大洋,约为当时北大、清华教授1个月的薪资。毛泽东领取国民党的薪水应该是在(   )
A.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