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商业税)(%)关税(%)18857827638.617.918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年份总额(千两)田赋(%)厘金(商业税)(%)关税(%)18857827638.617.918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厘金(商业税)(%)
关税(%)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6
35.2
17.2
26. 0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材料处理、概念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要明确题中“厘金”的含义是指国内贸易税收“关税”是指对外贸易的税收,而“田赋”是封建传统的赋税制度。研读表格数据可以发现19世纪末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于国内外贸易的税收逐渐超过传统的封建赋税开始占据政府收入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甚至开始影响到清政府的上层建筑和经济政策。故选D。根据以上分析ABC均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的比例情况。1840年后,随着列强的经济侵略,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民族工业发展起来,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于商品流通,成为清政府的主要税源。1895年后,顺应这一趋势,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举一反三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  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1893年,铁厂最终在作为省会的汉阳建成投产。选址汉阳建铁厂,他对选址的主要考虑是
A.节约生产成本B.便于官府监管C.带动民用企业D.与洋商争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70年代,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后,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说明洋务企业的兴办(  )
A.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尊定了基础B.使中国经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C.扭转了中外贸易的入超局面D.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材料:
材料 鸦片战争尤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天朝上国”受尽屈辱,知道了厉害。太平天国起义加剧了清王朝的危机。统治者逐渐醒悟:也许“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启用汉族精英,学会与洋人打交道才能复兴。失败的战争、弱国的外交、军备的购买、工厂的筹建等等,把洋务领袖推向国门前沿和国际社会。他们是中国人中真正知道什么是世界、什么是列强和落后就要挨打的第一代,在鼎力于王朝免于崩溃的过程中.成为集政治上无可奈何和军事、外交、经济等移花接木地创新于一身的,为近代化奠基之巨擘。
——聂幼犁《建设民族复兴下的〈中国近代史〉》
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既然引进和发展了先进生产力,便会自然地融入世界文明的大潮,于是发展同世界各国交往并制成进行这种交往的工具——轮船、铁路、电信工具等自是必然趋向。应该承认,中国三十年的自强运动确实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文明系统的初步基础,它同中国原先固有的物质文明系统必然形成矛盾和斗争。显然,这种新型的物质文明系统(哪怕是雏形),其文化影响绝不可能仅局限于器物层面——物态文化层,它将通过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根纽带,必然的向着制度文化层面、意识文化层面推进。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中)》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洋务运动的观点。
(要求:对此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和已有知识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曾国藩曾说:“办洋务‘可以剿发捻,勤远略’。”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镇压人民的反抗 B.抵抗外来侵略
C.发展民族工业 D.维护清朝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个大国的真正崛起,最终要看其有没有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有没有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洋务运动在这方面的实践尝试主要体现在(    )
A.育人举措B.求富举措C.求强举措D.外交举措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