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70年代以来,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相继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1)20世纪30年代,面

20世纪30—70年代以来,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相继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1)20世纪30年代,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30—70年代以来,面对社会的动荡或剧变,世界上许多国家为促进经济发展,都相继进行了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一措施的实质是什么?(4分)
(2)正当西方世界在20世纪30年代陷入大危机时,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却一枝独秀。为此,苏联领导人斯大林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3)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历史出现了重大转折。中国领导人邓小平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4)通过中、美、苏三国的改革,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分)
答案
(1)整顿银行和金融业;调整工农业生产;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答出任意三点给3分);国家干预经济(1分);
(2)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1分);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1分);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计划与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
解析
全球危机的风暴正在上演,这让人不得不想起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一些措施目前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本题集中三个国家的改革,进行一次对比,希望能起到好的效果
举一反三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两年中,我国处于徘徊中前进的状态。“前进”的表现是①党的指导思想及时转变 ②科学文化事业出现全新面貌③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④及时平反了冤假错案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                                    【材料四】
【材料五】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末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六】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4分)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种经济成分?材料四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三次重大运动?材料三、四之问有何内在联系?(4分)
(3)概括材料五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3分)
(4)观察材料六,除了图中文字直接表述的三个“最需要”所表达的信息外,你还可以从中得到哪些重要信息?(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为奠定国家经济基础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是( )
A.没收官僚资本B.调整工商业
C.打击投机倒把D.稳定市场物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生产中极大地提高了工人积极性的措施是( )
A.没收官僚资本转变为国营经济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C.对工矿企业实行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D.取得“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的胜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市化与工业化互为因果而螺旋式上升的关系已为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所证实。工业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农业的改造,也就是以农业为主的经济转移到工业经济上来,诚然,在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的年代里,土地仍然是英国人主要的资源和财富。然而农业人口早在巧世纪开始就悄悄地变化着。
——摘自《欧洲文明扩张史》
(1)15世纪英国农业人口发生厂怎样的变化?(3分)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4分)根据材料
一,结合所学知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8分)
材料二:美国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2)图11显示,美国的城市化速度的顶点出现在1870年前后,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城市化进程有—次急剧加速。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原因。(8分)
材料三:1949年之后的2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从10.64%增长到18%,仅仅增长了7.36%。1978-1986年,城市化率从17.6%上升到24.5%。到2001年,城市化率上升到37.37%。社科院研究报告称2006年中国城市化率为43.9%。
(3)材料三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化进程的什么特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
的社会原因。(10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