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魏源材料三 这个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皇帝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魏源材料三 这个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乾隆皇帝
材料二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
材料三 这个世界几乎已分配完毕,它所剩下的地区也正在被瓜分,被征服,被拓居。想一想你夜晚在空中所看到的那些星球吧,那些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的巨大的世界吧!我常这样想,如果可能的话,我将吞并这些星球。看到它们这样清楚而又那么遥远,真使我感到悲伤。”(19世纪末罗德斯语)“承担起白人的责任,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19世纪末吉卜林语)
材料四 “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大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
材料五  1898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六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七 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    
——材料五、六、七均摘自《中国近代史》上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观念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表达了什么愿望?(4分)
(3)材料三中所说的“最好的东西”,在魏源和康有为看来分别是什么?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二者的认识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4)比较材料五和材料二,指出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5)材料七与材料六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分)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
答案
(1)由鄙夷到师夷。(2分)鸦片战争的影响;外国资本主义冲击。(2分)
(2)材料三表达了19世纪末,列强海外殖民扩张的强烈愿望;(2分)材料四反映了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中国的有识之士要求变法图强的愿望。(2分)
(3)西方的科学技术和西方的政治制度。(2分)向西方学习由技术(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2分)
(4)魏源认为近代中国面临外国侵略的危险;(2分)张之洞认为,外国侵略不是大祸,国内提倡兴民权影响清朝专制统治才是大祸。(2分)
(5)材料七是对材料六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区别在于学习内容的不同。(2分)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19世纪四五十年代到19世纪末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演变历程。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和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命题考查的立意:即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演变的原因和阶段特征。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观点,特别是材料出处,可以准确答出“观念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较易回答变化的原因。第(2)问,通过提炼材料有效信息,特别是时间19世纪末,可以较全面地答出。材料三、四与材料五是因果关系。第(3)问,在前两问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概括,抓住本题立意,紧扣关键信息“看来”应是史实,“说明”应该是理论概括性的东西。
举一反三
9世纪后期,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一些有识之士就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要求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最先提出这些主张的是                  (   )
A.资产阶级维新派B.资产阶级革命派
C.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D.走上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新青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这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例如下表的几位人物:

综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请结合“人物速写”写出①-⑧各自代表的人物。(2分);并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四类(每一类2人)。(2分)
(2)概述这四个派别人物对于向西方学习的态度和主张(4分);并指出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趋势。(2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政治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在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面对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产生这一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文化名人胡适称:“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1910年)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直接影响胡适改名的著作应该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
C.梁启超的《变法通议》D.严复的《天演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