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为加大粮食出口,在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为种玉米而进行的大规模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

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为加大粮食出口,在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为种玉米而进行的大规模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来源:
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①赫鲁晓夫为加大粮食出口,在苏联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②为种玉米而进行的大规模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③玉米运动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④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实现的,没有调动农民积极性,因而失败
赫鲁晓夫与玉米运动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举一反三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执政初期都曾强调加强党的集体领导,但执政后期又都出现了较严重的个人专权,根源在于  [     ]
A.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没有触动
B.两人政治声望和威信不断提高
C.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D.两人都有较强的权力欲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欠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
材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生产效率和经营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材料三 1985年,苏共***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开始进行经济改革。1986——1988年,苏联经济不但没有加速发展,相反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仅为2.8%,低于1980——1985年的3.2%,戈尔巴乔夫认为,现行政治体制是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请回答:
(1)从三则材料看出,苏联三位***当时改革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三则材料看出,他们各自的经济改革有哪些缺点?共同的不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云南省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赫鲁晓夫提出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赫鲁晓夫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       ②在经济建设上急于冒进
③提出的目标不切合实际                  ④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的外孙女赫鲁晓娃在2007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其外祖父不应成为一个罪人,甚至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20世纪俄罗斯四起重大事件之一(其他三件为1917年十月革命,1945年战胜纳粹德国,戈尔巴乔夫上台改革),赫鲁晓娃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
A.赫鲁晓夫最早破除个人迷信
B.赫鲁晓夫推出“玉米运动”
C.赫鲁晓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D.赫鲁晓夫扩大企业自主权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