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掌握知识、善于观察,勇于批判,是社会的精英,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

(24分)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掌握知识、善于观察,勇于批判,是社会的精英,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春秋战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中国知识分子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掌握知识、善于观察,勇于批判,是社会的精英,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请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之际,士的队伍发生了剧烈的变动,这种变动主要是起于封建秩序的崩坏。……论功行赏的办法显然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庶人与工商阶层都可以获得身份的解放而上进到“士”的地位。
——余英时《道统与政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形态》
材料二 明清士人多因循苟且,不欲求变,但也有不少士人努力突破局限,在专制统治的压抑下努力作出贡献。
——摘自香港高中中国历史选修单元3《时代与知识分子》
材料三 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的状况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士”已从这一中心地位退了下来,代之而起的是现代知识分子。后者虽与前者有历史传承的关系,然而毕竟有重要的差异。
——余英时《中国知识分子的边缘化》
材料四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转变如何促使士的剧烈转变?(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时期士人突破局限而作出的文化贡献,请举两例。(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二十世纪“现代知识分子”这一群体出现的历史背景?(6分)
(4)结合材料四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作用?(4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请分析中国知识分子在时代发展中呈现的特点。(4分)
答案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
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逐渐崩溃;
思想上,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6分)
(2)明代中后期,王阳明提倡“心学”,主张“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明中后期,李贽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明末清初,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开一代朴实学风。
王夫之提出唯物思想,对理学的唯心主义进行否定,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4分)
(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的“士”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
政治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上,西学东渐,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接受西方思想理论的知识分子崛起。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传统选拔体系不复存在。出洋留学、参加新式学堂等教育方式兴起。(言之成理即可)(6分)
(4)政治上,参与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成为了运动中的领导力量。
思想上,通过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传播了民主、平等、科学等思想,启发民智。(4分)
(5)积极参与政治,适应时代需求,推动时代发展;不断革新思想,充实发展原有的思想体系;忧国忧民,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紧密相连。(言之成理即可。)(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抓住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来归纳即可。如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政治上,王室衰微,诸侯崛起,分封制逐渐崩溃;思想上,私学兴起,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
(2)结合明清时期主要思想家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来分析即可。
(3)时代背景抓住20世纪初期的时代特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归纳即可,如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的“士”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政治上,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思想上,西学东渐,随着西方科学技术和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接受西方思想理论的知识分子崛起。科举制度废除,传统选拔体系不复存在。出洋留学、参加新式学堂等教育方式兴起。
(4)作用可以从知识分子在推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和思想解放的史实来分析归纳即可,如政治上,参与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成为了运动中的领导力量。思想上,通过维新运动、新文化运动等,传播了民主、平等、科学等思想,启发民智.
(5)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份子不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史实可得出积极参与政治,适应时代需求,推动时代发展;不断革新思想,充实发展原有的思想体系;忧国忧民,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紧密相连.
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的时代背景;思想解放的潮流·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维新思想、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举一反三
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A.韩非B.墨翟
C.孟轲D.庄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1865-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统计表
年代
进口
出口
平衡
1865年
55,715,458两
54,103,274两
–1,614,184两
1875年
67,813,247两
68,912,929两
+1,109,682两
1885年
88,200,018两
65,005,711两
–23,194,307两
1895年
171,686,715两
143,293,211两
–28,402,504两
1905年
447,100,082两
227,888,197两
–219,212,549两
1911年
471,503,943两
377,338,166两
–94,165,777两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
A.1865年中国出现贸易逆差主要与欧美国家大量走私鸦片有关
B.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逆差呈现加剧倾向
C.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列强对华侵略加剧,其压制使得中国民族工业越来越落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68年《红旗》杂志第四期社论说:“迷信选举,这也是一种保守思想”,革命委员会“不是选举产生的,而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的行动产生的”,它“比以前单纯用选举产生的更合于无产阶级民主,更合于民主集中制,更能深刻得多地反映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这个社论
A.赞扬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性B.推崇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广泛代表性
C.破坏法制建设的成果,实质上是民主的倒退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道:“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按照这一要求,新中国成立后
A.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实行不结盟政策
C.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主席和夫人***身着经过改良的中式服装,出席挪威国王举行的国宴。下列对两人服装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中山装和旗袍的基础上改进而成
B.整体上体现了中国服装的传统格调
C.上衣口袋巾的设计融入了西式礼服的元素
D.服装穿着直接表达了中国的政治诉求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