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道:“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封建道德B.阐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朱子语类》道:“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他的主要目的是A.维护封建道德 | B.阐述自然本心 | C.主张君权神授 | D.规范人际关系 |
|
答案
A |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反映的是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即是天理的思想主张。三纲五常是封建礼教,由知可知,主要目的是维护封建道德,A项正确;自然本心乃是道家思想,B项排除;主张君权神授是汉代董仲舒之思想,C项排除;三纲五常这种封建礼教具有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而最终是维护封建道德,以维护统治,D项排除。 |
举一反三
有人从人性解放的角度概述中西历史区别时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如果你同意上述观点,从下列选项中找出主要论据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 B.信仰得救;天人感应 | C.信仰得救;致良知 | D.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
|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泰格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A.“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 B.“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 C.“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
|
韩非把为学者(儒家)、言议者(纵横家)、带剑者(墨家侠者与侠客)、患御者(怕被征调作战的人)、工商买卖者等称为“五蠹”,这是因为他们 A.不利于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 B.无益于百姓生计、人心安定 | 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 D.无益于国家富强、君权巩固 |
|
佛教宣扬“心外无佛,即心是佛”的思想;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据此判断,佛教和心学的关系是 A.心学是对佛教的继承发展 | B.佛教与心学本质一样 | C.佛教之中包含了心学的思想 | D.心学思想受到佛教影响 |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去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的事和其他美而好的事都是道德的行为,很显然,正义的事和其他一切道德的行为,就都是智慧。 ——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 材料二: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三: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当其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勇气与决心去加以运用时,那么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了。Sapereaude!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什么是启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基本观点。(2分)这一观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2分)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2分)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家对未来社会的政治构想。(2分)这些构想是材料三中康德阐述的哪一观点的体现?(2分)请概述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过程。(6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