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语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主张类似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的仁恕学说B.朱熹的理学C.董仲舒大一统主张D.王守仁的心学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禅宗语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此主张类似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的仁恕学说 | B.朱熹的理学 | C.董仲舒大一统主张 | D.王守仁的心学 |
|
答案
D |
解析
试题分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与王阳明心学的观点“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相类似,故选D。A孔子提出“仁”的学说;B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C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与题干材料不符。 点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天理”。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
举一反三
陈寅恪的《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叙述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以理学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②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取得重大进步 ③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的亮点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材料二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大学》 材料三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 《朱子语类》 材料四 知识即美德,愚昧是万恶之源。 ——苏格拉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其论点(不可摘抄原文)。(2分) (2)根据材料二,概述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儒家社会道德观。(3分)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结合所学,列举汉代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2分) (4)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归纳西方在精神文明方面从古代到18世纪发展的主题及主要趋势,并对比归纳中国传统文化在政治上的发展趋势。(4分)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东方孔子和西方苏格拉底在社会道德建设上的相同点。(2分)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薄伽丘在《十日谈》里把抨击矛头直指宗教神学和教会,揭露教规是僧侣们奸诈伪善的恶因,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辛辣地嘲讽教廷的驻地罗马是“容纳一切罪恶的大熔炉”。作者还认为禁欲主义是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的,人有权享受爱情和现世幸福,他在许多故事里以巨大的热情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等级观念蔑视金钱和权势争取幸福的斗争。不少故事叙述卑贱者以智慧和毅力战胜高贵者。作者还宣扬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强调人应当既健康、俊美,又聪明、勇敢,多才多艺,全面和谐地发展。 材料二 加尔文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认为人类在亚当堕落之后,完全败坏,失去意志自由;主张因信称义,不能靠行为得救等。加尔文还继承发展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论,从上帝的至尊谕令和全能出发,认为上帝在创世以前,既预先选定一些人得救和决定另一些人沉沦,这种预定论是加尔文神学体系的基石。 材料三 孟德斯鸠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孟德斯鸠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薄伽丘的思想观点。(3分) (2)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何关系?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 (3)根据材料一、二、三,与薄伽丘和加尔文相比,孟德斯鸠的思想有何发展变化?(4分) |
假如穿过时空隧道,让你回到元朝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你着重应该复习以下哪本教材( )A.《四书》 | B.《春秋繁露》 | C.《五经正义》 | D.《四书章句集注》 |
|
下列关于陆王心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 B.在维护封建道德上走向极端 | C.反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 D.在人格发展上没有积极意义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