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 曰,‘何以利吾身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 曰,‘何以利吾身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普通百姓) 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满足)。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见粱惠王》
材料2: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故明不高,则光辉不赫;水火不积,则晖润(水火之光泽)不博;珠玉不睹乎外,则王公不以为宝;礼义不加于国家,则功名不白(显赫)。故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尽亡矣!
《天论》引自《荀子》
回答问题
(1)试分别概括提练孟子和荀子的思想?(12分)
(2)材料2“故人之命在天”与荀子“人能胜天”思想存在矛盾,但荀子为什么还要这样说?(8分)
(3)两则材料反映出两位思想家的思想有哪些不一致的方面(6分)
答案
①孟子:先义后利,仁政治国;君主言利,会造成臣子百姓互相争利,最后国家不断削弱,直至君主灭亡。荀子:重利,更重义;人的命运由天命决定,国家前途由教化程度来决定;王道霸道兼用;礼教法律并施;反对唯利是图,用权险恶。
②表面上存在矛盾,但这却将礼义置于与天命同等的地位。仍然具有着人定胜天的思想
境界。
③孟子主张先利后义。荀子主张重利的同时更重义,荀子只是反对唯利是图。孟子主张
仁政,荀子主张仁政的同时也强调霸道和法制的有利作用。
解析

举一反三
1952年底至 1956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B.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D.落后生产力与先进社会制度的矛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6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日趋扩大是近现代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世界市场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正是国际贸易从地中海区域扩展到西欧并逐渐扩展到亚洲、非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过程,也是国际经济关系演变的过程。二战后,世界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表现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剧。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它的动力和主要途径是什么?(6分)
(2)根据下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10分)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 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 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 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士的崛起, 意味着一个以" 劳心" 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 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上述材料认为, 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 最基本的原因是
A 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B 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 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                  D 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建设和谐的家园,我们提倡虚怀若谷、宽容谦逊、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提出相似主张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孙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的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②《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③《环境保护法》 ④《义务教育法》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