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

题型:同步题难度:来源:
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位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
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
B
举一反三
有这么一段描述:1959年六七月间,国务院秘书厅的干部在自由讨论学习中,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看,认为进行(办)□□□的条件根本不成熟,发展也太急太猛。由于印刷问题,有几个字看不清楚,你认为“□□□”应该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
D.“一五”计划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一铲能铲千层岭,一担能挑两座山,一炮能翻万丈崖,一钻能通九道湾。两只巨手提江河,霎时挂在高山尖。”这首民谣创作的时代背景应是[     ]
A.延安大生产运动
B.农业合作化高潮
C.“大跃进”运动
D.土地改革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这一段材料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大跃进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边是《1957~1960年工业、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对图中所示信息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
A.“大跃进”运动导致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C.“大跃进”使全国工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D.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调动了全国人民的积极性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打开最近各地的报纸,革命的干劲洋溢在字里行间。农村中每天有近一亿人向自然大进军,城市中千百万厂矿企业的职工,一而再、再而三地突破原订的计划指标”。出现这一建设热潮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B.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促进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良性互动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
D.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的决策,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