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

《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国青年报》“建国60周年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的部分主题词摘要:“一五”(1953—1957):工业增速,超额完成;“二五”(1958—1962):大跃进,大倒退;“八五”(1991—1995):;“十一五”(2006—2010):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其中“八五”处的主题词应该是(   )
A.改革开放走向兴起B.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C.改革闯关治理整顿D.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错误,是在1978年;B项正确,***南巡讲话是在1992年,在八五期间;C项是在九五期间;D项是在七五期间。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9年开始,城市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走的是一条先农村、后城市的路线。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进入了快车道。与此相关的知识有改革的背景、成就等需要掌握。
举一反三
“语录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他们产生于“红色海洋”年代,每个票上都印有***语录,多数为“备战、备荒、为人民”“厉行节约、严禁浪费粮食”等。语录粮票不仅是凭证,而且是一种政治宣传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语录粮票就陆续收回,予以销毁,这种粮票也变成了历史文物。这说明(  )
①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②中国逐渐改变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
③政府改变了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的做法  ④中国已经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一诗篇的内容包括(    )
A.决定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B.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1978年到1992年,历经14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明确方向。这里的“方向”指(    )
A.对内进行改革同时对外开放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长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
A.企业管理制度的转变B.资源配置的转变
C.经营机制的转变D.流通体制的转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改革开放中,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D.中共十五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