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民生问题是关系国运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分析上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涉及政策的积

(20分)民生问题是关系国运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分析上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涉及政策的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民生问题是关系国运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依据材料一,分析上述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涉及政策的积极作用。(10分)
材料二
西晋灭亡之后,北方长期处于战乱状态,中原地区的农业人口大量死亡或迁移,致使土地被大量抛荒,导致农业经济严重衰退。……长期的战乱虽然产生了大量无主的土地,但这些土地大多被强宗豪族霸占,一般的小自耕农仍无法得到足够的耕地。
——许兆昌等著《魏晋南北朝简史》
(2)依据材料二,指出西晋灭亡后北方农业的基本情况。针对此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
材料三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廖矣。”——《旧唐书》

(3)材料三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答案
(1)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推广,土地所有制由国有向私有转化;新兴地主阶级壮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经济;法家等诸子学说为各国进行改革提供了理论武器;各国为富国强兵进行改革。(6分)作用: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形成。(4分)
(2)情况:农业人口减少,土地荒芜、自耕农没有足够的土地,农业生产衰退。(2分)措施:推行均田制,按照一定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实行租调制,规定每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4分)
(3)重农思想(以农为本思想)。(2分)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租庸调制)。(2分)
解析

考查知识点:本题目围绕民生与国运的关系从农业角度考查了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唐初休养生息政策这几个知识点。
思路分析:三个材料都是各时期农业或与农业有关的材料,所以只要抓住各个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正确分析出材料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然后联系所学即教材内容来回答。
具体解答过程如下:(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的文字信息可判断出是商鞅变法中的两个农业政策(措施),联系商鞅变法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治(阶级与政权要求)与思想
这三方面来回答其出台背景。而其积极作用也要放在当时背景下去分析,主要是对当时刚刚形成的有进步作用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及农业经济有何作用。(2)第一小问则要用语文方法去归纳概括材料,也就是先将材料划分层次和要点为“农业人口大量死亡或迁移”,“土地被大量抛荒”“农业经济严重衰退”“产生了大量无主的土地,但这些土地大多被强宗豪族霸占,一般的小自耕农仍无法得到足够的耕地”共四个方面然后简洁概括就行了。第二小问先回顾孝文帝采取与农业有关的措施有哪些,抓住注意“针对”两字的提示来回答。
(3)材料三有文字材料和图幅材料,图幅中的“唐太宗”这个信息可以帮助去理解文字材料大概是唐初时期的,并且第二小问中的“唐朝前期”也有所提示。而文字材料主要强调农本关系到国家太平的重要性,从“夫农者,国之本”完全可以看出是商鞅变法以来的以农为本的“重农”思想了。但回答第一小问要注意的是不能将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四字都答了,因为材料三没有反映抑商的内容。第二小问联系课本中“唐朝前期”农业上的有关政策与措施作答即可。
试题点评:本题目难度中等。
举一反三
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这一主张的实行,主要打击了
A.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入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秦国富国强兵的需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殖人口增加税收
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主持制定《法经》的是
A.管仲B.李悝C.吴起D.商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这项规定不利于
A.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促进工商业的发展D.巩固和发展小农经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