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示意图正确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轨迹的是 ( )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示意图正确反映了美国“二战”后经济发展轨迹的是 ( )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多极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50年代-70年代是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期,70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局面,到了80年代经济开始复苏。所以选B。 |
举一反三
20世纪60年代起,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不包括 ( )A.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 | B.进行产业更新换代 | C.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 D.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 |
|
在谈到当代某一制度时,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使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材料所说的“安全网”是指A.福利制度 | B.新中间阶层队伍壮大 | C.资本社会化 | D.社会救济制度 |
|
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均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他们的经济类型是不同的。以下组合正确的是A.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 | B.日本——混合市场经 | C.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 D.英国——计划指导型经济 |
|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必修二后,为巩固所学知识,概括里根政府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作诗一首。后发现其中有一句不妥,它是A.亦滞亦胀凯失灵(凯,指凯恩斯主义) | B.紧缩货币出新招 | C.减税减支零通胀 | D.又陷“四高”难逍遥(“四高”,指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创新和调整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材料一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渡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一一亚当·斯密《国富论》 (1776年) 材料二 “大国之谜,当然述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有历史学家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这三国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中国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的说法,请从经济政策调整的角度说明理由。(5分) (2)根据材料指出荷兰、英国、美国在经济体制创新方面的贡献。(6分)这些创新的共同特征、共同作用各是什么?(4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哪些创新和调整。(8分) (4)概括说出以上内容对我国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3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