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
材料二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材料四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官僚政治制度的重要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巩固封建统治整饰史治,维护封建社会稳定和反展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而且也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秦,确立于汉,发展少隋唐,融合于宋元,完备于明清,形成了一系列颇具中国特色的机构职能和监察法规,切实起到了在国家机器运行中的制衡作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科学的内涵,因而在一定时期内曾起到抵制惰性力量、澄清史治的作用但。它归根结底是为巩固皇权服务的。
(1)材料一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主要标准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4分)
(3)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3分)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秦朝在中央与地方设置的监察机构分别是什么?汉武帝设置什么官职以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体制?(10分)
答案
【答案】
(1)察举制度。推荐。才学和品德。(3分)
(2)九品中正制。(2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得到任用。(2分)
(3)隋唐时期。(1分)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2分)
(4)秦:中央:御史大夫  地方:监御史(2分)
汉武帝:刺史(2分)
评价: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2分)
但封建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不履行社会职责,是皇帝的工具和耳目。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4分)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代察举制的分析与认识。首先要分析材料,结合材料“……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可知应是察举制,举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形式之一。联系所学及材料“……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回答标准。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魏晋时期选官制度的分析与理解。从图中一至九品的内容及所学可知应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度。联系这一制度的选拔标准、操作程序以及后来科举制实行的背景,进行分析归纳。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隋唐以后我国选官制度发展变化的分析与掌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候,改变了魏晋以来的选官方式,采取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科举制。结合所学,从科举制 方式、标准等方面分析归纳其进步性。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分析与掌握。联系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可知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地方上设监御史,史称“秦有监御史,监诸郡”。汉代的时候,在地方上设立刺史以负监察之责。联系专制制度的特点、阶级性等分析回答“评价”。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监察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制度
举一反三
【题文】下列属于用分割相权的手段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①唐朝推行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设置三司使  ③明朝设置殿阁大学士  ④清朝设置军机处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26分)现代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古代中国的“现代化”,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汉时期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现代化”的内涵。(8分)
材料二: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做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2)依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6分)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树立了“国民全体”作为“国家主权”拥有者的崇高地位,……废除了绝对的不受任何限制的最高权力。   
——杨天石《帝制的终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革命党人为制约权力进行了哪些方面的设计?是否达到了其目的?(6分)
材料四  国学大师钱穆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然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要实现中国的民主化,我们首先要认识和了解祖宗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智慧。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西方的政治制度,将适合中国国情的部分移植过来。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历程是如何印证材料四的观点的?(6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元朝在郡县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关于这个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②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③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 桓宽在《盐铁论》中这样描述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后的情况:“今县官作铁器多苦恶,用费不省,卒徒烦而力作不尽。……盐铁贾贵,百姓不便,贫民或木耕手耨,土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学完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四个选题准备开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研究最终将无法成功的是
A.《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B.《论西汉推恩令的实行及其影响》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