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四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A、B两点间的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四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A、B两点间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从中确定四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1s,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cm,C、D两点间的距离为30cm.在不考虑实验误差的情况下,B、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cm,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m/s.魔方格
答案
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位移之差为一个恒量;
故:CD-BC=BC-AB
故BC=20cm;
根据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a=
△x
T2
=
0.1m
(0.1s)2
=10m/s2

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vC=
BD
2T
=
0.2m+0.3m
2×0.1s
=2.5m/s

故答案为:20,10,2.5.
举一反三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记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6个计数点A、B、C、D、E、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A点的距离依次是2.0cm、5.0cm、9.0cm、14.0cm、20.0cm.
(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B点的速度为vB=______m/s.CE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2)以打A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v-t坐标系如右图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
(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m/s2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将以下步骤的代号按合理顺序填空写在横线上: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至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纸带;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路;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重量适当的钩码;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将平板一端抬高,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在平板上作匀速运动;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换上新的纸带,再重复做两三次.

魔方格

(2)、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所记录的纸带来研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小车的运动情况,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三所示,其中两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打A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A=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结果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将小车沿倾斜的长木板无初速下滑,直接用位移传感器采集到实验数据后得到如图所示的s-t图象,从图象表明小车的运动不属于匀速直线运动,其理由是:______;为了达到实验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为______,当电源频率为50Hz,每隔______s打一个点,实验时放开纸带与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是先______.
(2)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他已在每条纸带上按每5个点取好一个计数点,即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依打点先后编为0,1,2,3,4,5.由于不小心,几条纸带都被撕断了,如图所示,请根据给出的A、B、C、D四段纸带回答:
在B、C、D三段纸带中选出从纸带A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______,打A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m/s2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议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和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m/s2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