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DIS实验系统,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g=10m/s2)(1)物块上

(12分)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DIS实验系统,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g=10m/s2)(1)物块上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2分)一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滑出,利用DIS实验系统,在计算机屏幕上得到其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g=10m/s2

(1)物块上滑和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1、a2
(2)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
(3)斜面的倾角θ及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1)由v-t图像得:
物体上滑加速度:
物体下滑加速度:
(2)从图中面积计算得出物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上滑时:
物体下滑时:
解得
举一反三
(14分)水平导轨AB固定在支架CD上,其形状、尺寸如图所示。导轨与支架的总质量M=4kg,其重心在O点,它只能绕支架C点且垂直于纸面的水平轴转动。质量m=1kg的小铁块静止于水平导轨AB的A端,现受到水平拉力F=2.5N的作用。已知小铁块和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求:

(1)小铁块刚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小铁块运动到离A端多远时,支架将要开始翻转?
(3)若在小铁块运动的过程中,支架始终保持静止,则拉力F作用的最长时间为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甲、乙两小球沿光滑轨道ABCD运动。在轨道水平段AB上运动时,两小球的速度均为,相距;轨道水平段AB和水平段CD的高度差为;水平段与斜坡段间均有光滑小圆弧连接,且两小球在运动中始终未脱离轨道。关于两小球在轨道水平段CD上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两小球在CD段运动时仍相距
B.两小球在CD段运动时距离小于
C.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点的时间差为
D.两小球到达图示位置P点的时间差小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图中。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平均功率为;汽车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关闭发动机)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克服摩擦力做功平均功率分别为,则(     )
A.B.
C.D.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A、B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同向做匀速运动。A在前,速度为vA=8m/s;B在后,速度为vB=16m/s。当A、B两车相距s=20m,B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为避免两车相撞,刹车后B车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圆形框架半径R=10m,A、B、C三点正好是圆上三点,而AC正好是该圆的直径。ABC为光滑轨道,B处有一小圆弧连接可使小球顺利转弯,AB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如果套在杆上的小球自A点静止释放(图中小球未画出), 求小球运动到C点时间。
(已知g=10m/s2,sin37°=0.6,cos37°=0.8)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