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所挂砝码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设小车质量为M(约为砝码质量的2~3倍)。①平衡小车所受阻力的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所挂砝码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设小车质量为M(约为砝码质量的2~3倍)。①平衡小车所受阻力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所挂砝码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设小车质量为M(约为砝码质量的2~3倍)。

①平衡小车所受阻力的操作如下:取下砝码,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则应适当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________为止。
②在纸带上选取先后打印的A、B两计数点,设A、B两计数点间的距离为d,打这两点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A、vB,则本实验需验证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误差范围内是否成立。   
③某次实验正确操作后,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v2—s图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横坐标s为小车发生的位移,纵坐标v2为小车运动速度大小的平方。若已知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由此可得s=0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小车质量M=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已知量字母表示)
答案
(1)①减小、均匀②
解析

试题分析::①从纸带上来看,纸带相等时间内的位移越来越大,做加速运动,要平衡摩擦力,则需减小木板的倾角,使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即打出的点迹均匀.
②对系统研究,外力做功为,系统动能的变化量为,即验证表达式
③根据得,,则,图线的斜率,对系统研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则,解得
举一反三
(8 分)①用如图甲所示的游标卡尺的__________部件(填字母)能很方便地测量管子的内径,如图乙,若该卡尺的游标有20 分度,则图中示数为__________cm。
②如图丙, 用频闪周期为T=0.2 s的频闪相机记录一个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 由固定在斜面上的标尺测得:AB=1.10 cm ,BC =1.30 cm,CD =1.50 cm,DE= 1.70 cm,EF =1.90 cm,FG =2.10 cm,则小球经过 F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 / m s,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 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分)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1所示。图2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图2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速度a=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 (利用直尺和天平测量,写出相应物理量的符号)                                                  
(3)用测得的物理量及加速度a表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计算式为f =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1)(8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     状态。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  cm,劲度系数k=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个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0.5" kg,金属板B的质量mB="1"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f=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       。(g取10 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        N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