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求:①这两颗卫星的转动半径之比;②转动角速度之比;③转动周期之比;④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

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1,求:①这两颗卫星的转动半径之比;②转动角速度之比;③转动周期之比;④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其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2
:1,求:
①这两颗卫星的转动半径之比;
②转动角速度之比;
③转动周期之比;
④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
答案
(1)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G
mM
r2
=m
v2
r

半径r=
GM
v2
,所以可知
r1
r2
=
v22
v21
=(
1
v1
v2
)2=
1
2

(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G
mM
r2
=mrω2

得:
ω1
ω2
=


GM
r31


GM
r32
=


(
r2
r1
)3
=
2


2
1

(3)根据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
ω

有:
T1
T2
=
ω2
ω2
=
1
2


2

(4)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G
mM
r2
=ma

a=
GM
r2

所以
a1
a2
=
r22
r21
=
4
1

答:①这两颗卫星的转动半径之比为1:2;②转动角速度之比为2


2
:l;③转动周期之比为l:2


2
;④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之比4:1.
举一反三
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对接轨道所处的空间存在极其稀薄的空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实现对接,两者运行速度的大小都用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B.如不加干预,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天宫一号的动能可能会减少
C.如不加干预,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将缓慢降低
D.航天员在天宫一号中处于失重状态,说明航天员不受地球引力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人造卫星在运行中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半径会慢慢减小,在半径缓慢变化过程中,卫星的运动还可近似当作匀速圆周运动.当它在较大的轨道半径r1上时运行线速度为v1,周期为T1,后来在较小的轨道半径r2上时运行线速度为v2,周期为T2,则它们的关系是(  )
A.v1<v2,T1<T2B.v1>v2,T1>T2
C.v1<v2,T1>T2D.v1>v2,T1<T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一探测卫星在地球赤道正上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探测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T.求:
(1)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轨道半径;
(2)探测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开讲,主讲人女航天员王亚平告诉我们一个很奇妙的现象,就是她们每天在“天宫一号”中都可以看到16次日出日落,已经地球半径为R,地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周期为T,则下列选项中不能得出的是(  )
A.“天宫一号”中航天员王亚平所受地球的引力
B.“天宫一号”运行处的重力加速度
C.“天宫一号”距地面的高度
D.“天宫一号”运行的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12月2日,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发射升空.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嫦娥三号”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Ⅰ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Ⅱ,到达轨道Ⅱ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近月轨道Ⅲ绕月做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嫦娥三号”在轨道Ⅰ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为2π


27R
g0
B.“嫦娥三号”在轨道Ⅲ上的运行速率v=


goR
C.“嫦娥三号”在A点点火变轨后,动能增大
D.“嫦娥三号”在Ⅱ轨道上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当中,动能增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