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我国成功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之后又在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2011年11月3号,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

继我国成功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之后又在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2011年11月3号,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继我国成功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之后又在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行器,2011年11月3号,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下列关于神舟八号、天宫一号的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的发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对接前,“神舟八号”欲追上“天宫一号”,必须在同一轨道上点火加速
C.对接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的加速度相等
D.对接后,“天宫一号”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答案
A、发射速度如果大于第二宇宙速度,“天宫一号”将脱离地球束缚,不能在绕地球运动了.故A错误.
B、神舟八号加速将做离心运动,才可能与“天宫一号”对接.故所以对接前神舟八号的轨道高度必定小于天宫一号.故B错误.
C、对接后,“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同一轨道高度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2
=ma
,有a=
GM
r2
,两者的加速度相等.故C正确.
D、对接后,“天宫一号”的轨道高度没有变化,必定大于地球半径,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
Mm
r2
=m
v2
r
,有v=


GM
r
,高度越高,v越小,故对接后,“天宫一号”的速度一定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D正确.
故选CD.
举一反三
一卫星绕某行星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行星质量M与卫星质量m之比为81:1,行星半径R与卫星半径R之比为3.6:1,行星与卫星之间的距离r与行星半径R之比为60:1.求:在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多少倍?
某同学的解答为:设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在卫星表面有GMm/r2=mg经过计算他得出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3600.你同意上述解答吗?若同意请列出主要运算证明步骤;若不同意,则说明原因,并求出正确结果.
题型:金山区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卫星甲、乙、丙在如图所示的三个椭圆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卫星甲与卫星乙的运行轨道在P点相切.不计大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甲运行时的周期最大
B.卫星乙运行时的机械能最大
C.卫星丙的加速度始终大于卫星乙的加速度
D.卫星甲、乙分别经过P点时的速度相等
魔方格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已正常工作近8个月了.若已知“嫦娥一号”卫星的质量为m,月球的质量为M,万有引力恒量为G,当“嫦娥一号”与月球球心之间的距离为r时,它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______;若“嫦娥一号”在半径为R的圆周上绕月球作周期为T的圆周运动,则它运行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r1,后来变为r2,r1>r2,以Ekl、Ek2表示卫星在这个轨道上的动能,T1、T2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则(  )
A.Ek1<Ek2,T2<T1B.Ek1<Ek2,T2>T1
C.Ek1>Ek2,T2<T1D.Ek1>Ek2,T2>T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A的轨道半径大于B的轨道半径,设A、B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λA和λ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λAB
B.λA>λB
C.λA<λB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λA和λB的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