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它的表达式是______.(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_

(1)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它的表达式是______.(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_

题型:红桥区二模难度:来源:
(1)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它的表达式是______.
(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mm.如图乙所示,用多用电表的“×l”欧姆挡,调零后测得金属丝阻值R=______Ω,若实验中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L,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
 ρ=______(用符号表示).
(3)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摆好实验装置如图.
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     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   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
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J(g=10m/s2).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至少回答出两点).

魔方格
答案
(1)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它的表达式是E=mc2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是先读固定刻度示数:0.5mm;再读可动刻度示数;23.0×0.01mm=0.230mm;
总读数:0.5+0.230=0.730mm
欧姆表的读数:20Ω
根据电阻定律:R=ρ
L
S
=
ρL
πD2
4
=
4ρL
πD2

所以:ρ=
πRd2
4L

(3)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W=FS=mgh=0.05×10×0.4=0.2J;
  小车动能的增量为EK=
1
2
mv2=0.1J

此次实验探究结果误差很大,主要是理论误差,与该实验的理论设计有很大的关系,例如: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使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质量;先释放小车,后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打点之前小车已经有了一定的速度.
故答案为:
(1)E=mc2
(2)0.730;   20.0 (20也给分);  
πRd2
4L

(3)0.2; 0.1; ①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钩码质量; ②没有平衡摩擦力; ③操作错误:先放小车后开电源等.
举一反三
(1)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①除了图中给出的实验器材外,需要的器材(除学生电源外)还有______
②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③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距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______部分进行测量.
(2)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两个光滑导轨分上下两层水平排列.与两个相同小车后部相连的刹车线穿过导轨尾端固定板,由安装在后面的刹车系统控制两小车同时起动和同时制动(图中未画).实验中可通过增减盘中的砝码来改变拉力的大小,通过增减放置在小车上的砝码改变小车的质量.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次数小车拉力(N)质量(g)位移(cm)拉力
比值(F:F
质量
比值(m:m
位移
比值(x:x
加速度
比值(a:a
10.120022.30.501空格1空格2
0.220043.5
20.220040.210.50空格3空格4
0.240019.5
在用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B.为简便起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C.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D.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F.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G.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魔方格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的情情,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他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释放,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魔方格

(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村外,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某同学为了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的操作步骤如下:
A.按图示装置安装好实验器材;
B.在质量为10克、20克、50克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克的钩码挂在细线P的下端;
C.将质量为200克的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按住;
D.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
E.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再打几条纸带.
(1)在多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中,他选出了一条自认为满意的纸带,经测量和计算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①纸带上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间距为40.00cm;
②打下第N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1.20m/s
该同学将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细线对小车的拉力,计算出从打下第一个点到打下第N个点的过程中,细线拉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______J,小车的动能增加量为______J.(当地重力加速度g取9.8m/s2,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某些能够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帮助他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魔方格
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题型:威海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为了平衡摩擦力,实验中可以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垫高,使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自由下滑时能保持匀速运动
B.为简便起见,每次实验中橡皮筋的规格要相同,拉伸的长度要一样
C.可以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D.可以通过改变小车的质量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E.实验中要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F.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
G.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