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为m的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竖直跳下,下落3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6 m,假设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质量为m的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竖直跳下,下落3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6 m,假设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质量为m的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竖直跳下,下落3 m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6 m,假设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大小恒定,则消防队员
A.着地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等于6 mg
C.在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于触地后重心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
D.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触地后重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消防员着地过程,属于减速运动,加速度向上,为超重状态,A错误,根据动能定理可得:,故,B正确,在空中下落过程的末速度等于着地过程的初速度,所以两个过程中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但是着地过程的位移小于下落过程的位移,故着地过程的加速度大于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C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两个过程中平均速度相等,D错误,
点评:本题对运动的全部过程用动能定理比较方便,若对加速过程和减速过程分别运用动能定理列式也可求解,还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故方法的选择对解题的难易影响很大,要能灵活选择方法解题!
举一反三
如图,三个面积相等的金属板平行、正对放置。AB板间距为BC板间距的两倍。B板接地,A板电势为1,C板电势为2.AB板间电场强度为E1,BC板间电场强度为E2。一正电荷(重力不计)从离A板很近处由静止释放,穿过B板的小孔到达C板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2B.1 =22
C.E1 =E2 D.E1 =2E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初动能E、垂直电场线穿过以虚线为边界的匀强电场区域。离开电场时,粒子的动能为SE、。若将粒子的初动能增加到4E、,粒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
A.5EkB.10Ek C.17Ek     D.30Ek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AB,板间的电势差为UA板带正电,B板中央有一小孔.一带正电的微粒,带电量为q,质量为m,自孔的正上方距板高h处自由落下,若微粒恰能落至AB两板的正中央c点,不计空气阻力,

则:
A.微粒在下落过程中动能逐渐增加,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B.微粒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为,电场力做功为
C.微粒落入电场中,电势能逐渐增大,其增加量为
D.若微粒从距B板高1.5h处自由下落,则恰好能达到A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静止在地面上的一小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s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s1~s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关于物体上升过程(不计空气阻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s1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是变力,且不断减小
B.s1~s2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0~s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越来越大
D.s1 ~s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等于当地重力加速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为半径R=0.50m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0.45m。一质量m=1.0kg的小滑块从圆弧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到达轨道底端B点的速度v = 2.0m/s。忽略空气的阻力。取g =10m/s2。求:

(1)小滑块在圆弧轨道底端B点受到的支持力大小FN
(2)小滑块由A到B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3)小滑块落地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