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典阅读(6分)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②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

文化经典阅读(6分)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②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文化经典阅读(6分)
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②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阳货》)
③孟子曰:“人之易其言也,无责②耳矣。”(《孟子·离娄上》)
④孟子曰:“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③,蔽贤者当之。”(《孟子·离娄下》)
【注】①讱:言语迟钝。②无责:不值得责备。③实:结果。
小题1:对于“言”,孔子和孟子的看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孟子为何重视“言”?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

小题1:(3分)说话应谨慎;要真实可靠。
小题2:(3分)因为孟子认为,“言”不但反映个人的品德修养;而且会影响到国家对人才的选用。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揣摩孔子所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与孟子所说“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就可揣摩出两人都认为说话应谨慎;要真实可靠。
小题2: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关键是对“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说话不诚实,固然是不好,但这不过是小害。害中最大的,只有蔽塞贤人的谗言,才足以担当呢。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贺胜,仁杰子也,通经传大义。年十六,入宿卫,凝重寡言,世祖甚器重之。大臣有密奏,辄屏左右,独留胜,许听之;出则参乘舆,入则侍帷幄。
至元二十四年,乃颜叛,帝亲征,胜直武帐中,虽亲王不得辄至。胜传旨诸将,还侍帝侧,矢交帐前,胜立侍不动。乃颜既败,帝还都,乘舆夜行,足苦寒,胜解衣,以身温之。桑哥秉政,势焰熏灼,胜父仁杰留守上都,不肯为之下,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桑哥败,罢尚书省,政归中书。帝问谁可相者,胜对曰:“天下公论,皆属完泽。”遂相完泽,而以胜参知政事。大德九年,以胜代为上都留守。既至,通商贾,抑豪纵,出纳有法,供亿不匮,民赖以安。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奉圣州民高氏,以赀雄乡里,身死子幼。有达官利其财,使其部曲强娶高氏妇。胜白帝,斥之,高氏以全。岁大饥,辄发仓廪赈民,乃自劾待罪。帝报曰:“祖宗以上都之民付卿父子,欲安之也,朕复何忧?卿其视事!”民之,为立祠上都西门外。帝闻之,复命工写其像以赐,俾传示子孙。
初,开平人张弼,家富。弼死,其奴索钱民家,弗得,殴负钱者至死。有治其狱者,教奴引弼子,并下之狱。丞相铁木迭儿受其赂六万缗,终不为。胜闻弼事,以语御史中丞杨朵儿只,遂劾奏丞相,得所赂事实以闻。帝欲诛之,太后为言,仅其印绶而罢之。
英宗即位,铁木迭儿遂复出据相位,乃执杨朵儿只戮于市,且复诬胜迎诏不敬,并***之。
胜死之日,百姓争持纸钱,哭于尸傍甚哀。泰定初,诏雪其冤。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胜传旨诸将,饬:命令
B.民之德:感激
C.终不为直:平反。
D.仅其印绶而罢之夺:改变。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贺胜深受皇帝信任的一组是(3分)
①辄屏左右,独留胜   ②胜解衣,以身温之   ③遂相完泽
④胜白帝,斥之  ⑤俾传示子孙   ⑥泰定初,诏雪其冤
A.①④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贺胜十六岁的时候就受到了元世祖的器重。因为贺胜严肃端庄不多说话,所以,世祖允许他听到大臣的密奏,担任身边侍卫。
B.贺胜举荐官员时能秉公进言。桑哥当权失败后,权力归入中书省,皇帝询问谁适合担任宰相,贺胜从公论出发,举荐了完泽。
C.贺胜担任上都留守时颇有政绩。他到任后,使商人自由经商,抑制豪强,财政收支有制度,供应财物不匮乏,百姓生活安定。
D.贺胜爱护百姓也深受百姓的爱戴。他做过很多有利于百姓的事情。在他蒙冤被***后,百姓争相拿着纸钱在他的尸体旁哀哭。
小题4:把下面文中画线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桑哥欲阴中之,累数十奏,帝皆不听。 (3分)
(2)诸权贵子弟奴隶有暴横骄纵者,悉绳以法。(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①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
②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孟子·尽心上》)
【注】殉:同“徇”,顺从。
小题1:请简要概括孔子与孟子对于社会“无道”时的处世态度。(3分)
小题2:结合文段②,谈谈你对“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这句话的理解。(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3分)(     )
A.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C.序八州而同列D.先破秦入咸阳者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夫晋,何厌之有?B.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复驾言兮焉求?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几个
B.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触柱折辕除:殿阶
C.举孝廉不行,连公府不就辟:征召
D.所以游目怀,足以极视听之娱骋:放开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