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9分)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治平二年,入判登闻鼓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知制诰。宰相韩琦曰:“轼之才,远大器也,他日自当为天下用。要在朝廷培养之,使天下之士莫不畏慕降伏,皆欲朝廷进用,然后取而用之,则人人无复异辞矣。今骤用之。则天下之士未必以为然,适足以累之也。”及试二论,复入三等,得直史馆。轼闻琦语,曰:“公可谓爱人以德矣。” 会洵卒,赐以金帛,辞之,求赠一官,于是赠光禄丞。徒知徐州。河决曹村,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列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A.辄能语其要语:说出 | B.赐以金帛,辞之辞:告辞 | C.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 D.卒全其城全:保全 | 小题2:选出全都能直接表现苏轼“好学有才华”和“一心为民”,表述正确的一项(3分)( ) 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②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③英宗自藩邸闻其名,欲以唐故事召入翰林④轼之才,远大器也⑤公可谓爱人以德矣。⑥轼庐于其上,使官吏分堵以守,过家不入小题3: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苏轼未成年以前,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使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净臣之志。 | B.苏轼成年之后,博通经史,勤奋读书,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 C.苏轼在苏洵死后,到韩琦那里既报知遇之恩,又为自己求来一个额外的官职,以此光宗耀祖,以表孝心。 | D.苏轼不仅精通文史,才华出众,而且精通吏治,恪尽职守,是一个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父母官。 |
|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C |
解析
小题1:应为“拒绝 小题1:①②是好学有才华,⑥指政治上一心为民 小题1:苏轼既不是向韩琦要官也不是为自己要官 |
举一反三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15分) 与冯宿论文书 韩愈 (1)辱示《初仕赋》,实有意思。但力为之,古人不难到;但不知直似古人,亦何得于今人也?仆为文久,每自测意中以为好,则人必为恶矣。小称意,人亦小怪之;大称意,即人必大怪之也。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及示人,则人以为好矣。小惭者亦蒙谓之小好,大惭者即必以为大好矣,不知古文,真何用于今世也,然以俟知者知耳。 (2)昔扬子云著《太玄》,人皆笑之,子云曰:“世不我知,无害也;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矣。”子云死近千载,竟未有扬子云,可叹也!其时桓谭亦以雄书胜老子。老子未足道也,子云岂止与老子争强而已乎?此未为知雄者。其弟子侯芭颇知之,以为其师之书胜《周易》。然侯之他文,不见于世,不知其人果如何耳。以此而言,作者不祈人之知也明矣。即使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质诸鬼神而不疑耳。足下岂不谓然乎? (3)近李翱从仆学文,颇有所得,然其人家贫多事,未能卒其业。有张籍者,年长于翱,而亦学于仆,其文与翱相上下,一二年业之,庶几乎至也。然闵其弃俗尚而从于寂寞之道,以之争名于时也。 久不谈,聊感足下能自进于此,故复发愤一道。愈再拜。 (注:冯宿,字拱之。婺州东阳人。公同年进士 扬子云:名雄) 小题1:第(1)划线句通过作者自己怪诞的遭遇,表现了 和 的矛盾。 小题2:(3分)简要说明第(2)段的举例论证的作用。 小题3:对第(2)段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我不了解这个世界,这对我无所损害,后世还会有扬子云出现,一定会喜欢我的。 B 世人不理解我,这对我是没有妨碍。后世还会有像我一样的人出现,他们会喜欢我的文章的 C 我不了解这个世道,但也不会有害于我。后代会有一个叫扬子云的人来喜欢我的文章的。 D 世人不了解我,这对我是没有害处的,以后我还会出现,他们会喜欢我的。 小题4:结合全文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倡导写古文的韩愈认为,向古人学习写作古文已经很困难了,而更难的是不为世人所认可。 B 韩愈认为相对于《太玄》,《老子》不足道,是因为他尊崇儒家道统。 C 这封信是韩愈对于古文的好处不为人知,由所感发而作,从中也流露出他的坚强和自信。 D 这封信文笔简洁廉悍,强烈的感情贯穿始终。 小题5:结合课文《师说》的主要思想内容简要分析文章第(3)段作者列举李翱、张籍学习状况的作用。(4分)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1分)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解释加线字: ⑴蹑足行伍之间 ⑵将数百之众 ⑶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⑷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⑸与陈涉度长絜大 ⑹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小题2:选出下列词类活用相同的一项( ) A.履至尊而至六合//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 席卷天下//吾从而师之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非能水也 D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不耻相师 小题3:选出下列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 A.余威震于殊俗//学于余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C.然秦以区区之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 其贤不及孔子//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小题4:选出句式不同的一组( ) A.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而耻学于师 B 铸以为金人十二//石之铿然有声者 C.为天下笑者//不拘于时 D 蹑足行伍之间//蚓无爪牙之利 小题5:翻译句子: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小题6:简要概括本文与《阿房宫赋》主旨上的不同之处。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骜子曰武,武子曰恬。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① ,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参乘,入则御前。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即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②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已也,因有贼心,迺③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 二世④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 太史公曰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注释:①戎狄:泛指我国西部、北部少数民族。②雅:平素,一向。③迺:同“乃”。④二世:胡亥。 (选自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授予官职 | B.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带领、率领 | C.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侥幸 | D.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过失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A.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B.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 C.二世遣使者之阳周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 | D.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小题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收河南,筑长城 | B.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 | C.高即私事公子胡亥 | D.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 |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3分)A.秦始皇二十六年,蒙恬由于出身将门做了秦国的将军,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秦始皇授给他上卿的官职。 | B.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就赦免了赵高。从此赵高与蒙毅结下了怨仇。 | C.全文以概括简练的笔法,客观地记述了蒙氏兄弟的事迹。使蒙氏的忠信与赵高的奸诈形成鲜明的对比。 | D.本传篇末批判了蒙恬在天下人心尚未安定,创伤累累尚未痊愈的情况下,迎合始皇心意,大规模修筑长城,而不顾百姓疾苦。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 |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太 史 公 曰 夫 秦 之 初 灭 诸 侯 天 下 之 心 未 定 痍 伤 者 未 瘳 而 恬 为 名 将 不 以 此 时 强 谏 振 百 姓 之 急 养 老 存 孤 务 修 众 庶 之 和 而 阿 意 兴 功 此 其 兄 弟 遇 诛 不 亦 宜 乎 何 乃 罪 地 脉 哉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3分) ②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3分)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 ②桓帝时,中常侍徐璜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闲居玩古,不交当世。感东方朔《客难》及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③在吴。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心,何也?”遂反。僮仆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前却不止。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④董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太尉驰往谓允曰:“伯喈旷世逸才,多识汉事,当续成后史,为一代大典。且忠孝素著,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允不纳。太尉退而告人曰:“王公其不长世乎?善人,国之纪也,制作,国之典也。灭纪废典,其能久乎?” ⑤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选自《后汉书·蔡邕传》,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雄、班固之徒设疑以自通一类人 | B.比往而酒以酣焉等到 | C.螳螂为之前却不止后退 | D.邕陈辞谢感谢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邕莞然而笑曰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 B.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王好战,请以战喻 | C.因请而裁为琴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 | D.邕闻火烈之声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 小题3: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含有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A.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 | B.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 | C.邕素为邦乡所宗 | D.邕具以告 | 小题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邕少年时博学多才,因擅长弹琴,由陈留太守举荐而被征召,但进京途中,走到偃师就假托有病回家了。 | B.蔡邕在吴地的时候,能从灶中桐木燃烧时发出的声音听出这块桐木是制作乐器的良材,成就一段“焦尾琴”的佳话。 | C.太尉认为蔡邕一向以忠孝著名于世,并对汉朝的史事十分熟悉,应该让他续成后汉史,修成一代典籍。 | D.蔡邕因偶然说到董卓时叹气而获罪,朝中很多人也为之求情,认为***蔡邕会带来严重后果,王允盛怒之下没有马上同意。 |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允悔欲止而不及邕遂死狱中年六十一搢绅诸儒莫不流涕北海郑玄闻而叹曰汉世之事谁与正之兖州陈留间皆画像而颂焉。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3分) ②所坐无实,诛之无乃失人望乎?(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剌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枢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列传第五十九虞荔传》有删改) 注:①板刺,即名片。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雅相钦重 雅:向来 | B.当时荣之 荣:认为……是荣耀 | C.淡然无营 营:谋求 | D.命勒帝之于馆勒:收藏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A.①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B.①王以荔有高尚之志②然秦以区区之地 | C.①荔乃制碑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①而居止俭素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小题3:下列各句,都能表现虞荔淡泊有节操的一组是( )(3分) ①荔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谒。” ②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 ③荔乃制碑,奏上 ④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⑤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 ⑥荔每言之辄流涕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虞荔为人至孝,母亲死后终身吃素食穿布衣,连音乐也不听了。 | B.虞荔长大后,博览典籍,写得一手好文章,入仕后深得梁武帝和文帝的器重。 | C.何胤非常钦佩虞荔,向衡阳王推荐他当主簿,但虞荔以年纪小辞谢而不就任。 | D.文帝被虞荔的爱弟之情所感动,下诏向陈宝应索要虞寄,但虞寄最终还是不能回来和虞荔团聚。 | 小题5: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小题6: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 ②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