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越车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①朽而轮败,輗②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越车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①朽而轮败,輗②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越车
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①朽而轮败,輗②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③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学者之患亦然。
(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释】
①辐:连结车辋和车毂(gǔ)的直条。②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前端与车衡相衔接的部分。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③绐(dài):欺骗。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辐朽而轮败
(2)以为车固若是
(3)效而为之者相属
(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小题2: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诸”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B.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C.盍去诸
D.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
(2)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
小题4:文章第二段的作用是什么?
小题5: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
答案

小题1:(1)坏,毁坏 (2)这样 (3)模仿,仿效 (4)理睬
小题2:C
小题3:(1)他就用船运回到家,并向乡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车。
(2)等到敌军侵略他们的国境,越人带着破车去来抵御侵略者。
小题4:引起读者注意,解释文中故事的寓意。
小题5:(1)不要不懂装懂,胡乱吹嘘。
(2)不要自以为是。
(3)不要轻信,不能盲目模仿。
(4)不能凭主观判断事物,应认识事物的本质。
(5)要听从劝告,接受正确的建议。
(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解析

小题1:无
小题2:(C:代词,其余为兼词“之于”)
小题3:无
小题4:无
小题5:无 
【译文】
越国没有车,有一个旅游的越人在晋国和楚国的交接处的郊外弄到一辆车,车轴腐朽并且车轮破败,车辕已经被毁坏了,已经没办法再用了。但是因为他的家乡不曾有过车,他就用船运回到家,并向乡人夸耀他得到的破车。看到的人相信了那个越人的话,乡人以为车本来就像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地效仿制造这种破车。后来,晋楚一带的人看见这种破车就笑他们笨拙,越人认为晋楚人欺骗自己,就不予理睬。等到敌军侵略他们的国境,越人带着破车去来抵御侵略者。结果,车都坏了,大败,但越人始终不知道真正的车是怎么造的。
学习的人要担心的也是这种情况啊。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成衣
成衣匠①各省俱有,而宁波尤多。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昔有人持匹帛②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③,背必伛④,需前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⑤宜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⑥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选自清·钱泳《履园丛话》)
【注释】
①成衣匠:裁缝。②帛:丝绸。③慵:慵困,精神不振。④伛:弯曲(曲背)。⑤缓者:指性子慢的人。⑥蓄觊(jì)觎(yú)之心:靠平时细心体察来积蓄。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成衣匠各省俱有
(2)并何年得科第
(3)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
(4)所谓“隐称身”者
小题2:下列句中与“今京城内外成衣者,皆宁波人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B.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C.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
小题3:对于“ 至于尺寸,成法也”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量尺寸,要遵守法律。
B.至于高矮尺寸,都有一定的法则。
C.至于高矮尺寸,要懂得衡量的方法。。
D.至于尺寸长短,要制定法规
小题4:这段文言文从“量体裁衣”主要说明什么?
小题5:这篇小短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火石与火镰
火石与火镰相撞相击而生火。火石曰:“此我蕴蓄之火也,于镰无与焉。”火镰亦曰:“此我撞而出之火也,于石何与焉?”于是镰与石各自以为是,背道而驰①。一日,石欲得火,撞于他物之上,百撞不得火也;镰欲得火,击于他物之上,其不得火也亦如石。于是知相依之可贵,相与言和,复归一处,寸步不离。
(以为如是,则随时可得火矣。火绒闻之,趋而远避。镰与石相撞相击,火星四射,而旋起旋灭,有如电光,卒不得燃。君子于此,叹刚柔相济之功也。)
(选自清·吴硏人②《俏皮话》)
【注释】
①背道而驰:愿意为向着相反的方向快跑。此处指火镰与火石各干各的,不再相互依靠。②吴硏人:清末小说家,原名吴沃尧。他的小说代表作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系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于镰无与焉
(2)于石何与焉
小题2:本文是篇寓言。请思考本文用的是类比还是比喻?
小题3:火石与火镰,在文中先互相撞击才能生火。在生活中师这样吗?那么本文的寓意又该怎样理解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郑余庆召亲朋官数人会食
郑余庆①,清俭有重③德。一日,忽召亲朋官数人会食,众皆惊。朝僚以故相③望重,皆凌晨诣④之。至日高,余庆方出。闲话移时,诸人皆嚣然⑤。余庆呼左右曰:“处分⑥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逡巡⑦,舁⑧台盘出,酱醋亦极香新。良久就餐,每人前下粟米饭一碗,蒸胡芦一枚。相国餐美,诸人强⑨进而罢。
(选自《太平广记》卷一百六十五)
【注释】
①郑余庆,字居业,荥阳人,为唐代宰相,著名散文家。②重:厚,大。③故相:老丞相。④诣:到,到……去。⑤嚣然:饥饿的样子。嚣:通“枵”,中心空虚的树根,引申为空虚。⑥处分:嘱咐。⑦逡巡:顷刻,不一会儿。⑧舁(yú):抬。⑨强:勉强。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郑余庆,清俭有重德
(2)朝僚以故相望重
(3)皆凌晨诣④4之
(4)处分厨家
(5)诸人强进而罢
小题2:把下面各句译成现代汉语。
(1)朝僚以故相望重,皆凌晨诣之。
(2)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
小题3:本文的伏笔:______;悬念:____________。
小题4:说说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空桑生李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意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殖种,以余浆灌溉。后游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①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②,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③。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曰:“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④之。
(选自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注释】
①阴:通“荫”。②翕赫:显耀而乱纷纷的样子。③滂沱:下大雨的样子。此处形容多。④斫:砍。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顾见空桑中有土
(2)因殖种,以余浆灌溉
(3)以为神,转相告语(文中没有)
(4)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5)间一岁余
小题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2)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马常数千百,酒肉滂沱。
小题3: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田不满怒斥骷髅
田不满夜行失道,误经墟墓间,足踏一髑髅①。髑髅作声曰:“毋败我面,且祸尔!”不满戆且悍②,叱曰:“谁遣尔当路?”髑髅曰:“人移我于此,非我当路也。”不满又叱曰:“尔何不祸移尔者?”髑髅曰:“彼运方盛,无如何也。”不满笑且怒曰:“岂我衰耶?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髑髅作泣声曰:“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徒以虚词恫喝③也。畏盛凌衰,人情皆尔,君乃责鬼乎?哀而拨入土窟中,君之惠也。”不满冲之竟过。惟闻背后呜呜声,卒无他异。
(选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④卷十四)
【注释】
①髑髅(dú  lóu):死人骸骨。②戆(zhuàng):刚直。悍:勇猛。③恫(dòng)喝:恐吓,吓唬。④《阅微草堂笔记》:笔记小说集,清纪昀作。内容多写鬼怪神异故事。还有考证等。纪昀:清学者、文学家,字晓岚、春帆。
小题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义。
(1)尔何不祸移尔者
(2)彼运方盛,无如何也
(3)畏盛而凌衰,是何理耶
(4)君气亦盛,故我不敢祟
(5)徒以虚词恫喝也
(6)人情皆尔
(7)卒无他异
小题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运方盛,无如何也。
(2)哀而拨入土窟中,君之惠也。
小题3:有人说本文的文眼是“畏盛凌衰,人情皆尔”。你有什么看法?
小题4:据上题而深入思考,请简述本文的主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