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妖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人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妖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人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月考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妖术
         于公者,少任侠,喜拳勇,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崇祯间,殿试在都,仆人疫不起,患之。会市上有善卜者,能决人生死,将代问之。既至,未言,卜者曰:“君莫欲问仆病乎?”公骇应之。曰:“病者无害,君可危。”公乃自卜。卜者起卦,愕然曰:“君三日当死!”公惊诧良久。卜者从容曰:“鄙人有小术,报我十金,当代禳之。”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不应而起,欲出。卜者曰:“惜此小费,勿悔勿悔!”公不听。
倏忽至三日,公端坐旅舍,静以觇之,终日无恙。至夜,阖户挑灯,倚剑危坐。一漏向尽,更无死法。意欲就枕,忽闻窗隙窣窣有声。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公捉剑起,急击之,飘忽未中。遂遽小,复寻窗隙,意欲遁去。公疾斫之,应手而倒。烛之,则纸人,已腰断矣。
        公不敢卧,又坐待之。逾时,一物穿窗入,怪狞如鬼。才及地,急击之,断而为两,皆蠕动。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审视,则土偶,片片已碎。
于是移坐窗下,目注隙中。久之,闻窗外如牛喘,有物推窗棂,房壁震摇,其势欲倾。公惧覆压,计不如出而斗之,遂奔而出。见一巨鬼,高与檐齐;昏月中,见其面黑如煤,眼闪烁有黄光,上无衣,下无履,手弓而腰矢。公方骇,鬼则弯矣。公以剑拨矢,矢堕。欲击之。则又关矣。公急跃避,矢贯于壁,战战有声。鬼怒甚,拔佩刀,挥如风,望公力劈。公猱进,刀中庭石,石立断。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鬼益怒,吼如雷,转身复剁。公又伏身入,刀落,断公裙。公已及胁下,猛斫之,亦铿然有声,鬼仆而僵。公乱击之,声硬如柝。烛之,则一木偶,高大如人。弓矢尚缠腰际,刻画狰狞;剑击处,皆有血出。公因秉烛待旦。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次日,遍告交知,与共诣卜所。卜人遥见公,瞥不可见。或曰:“此翳形术也,犬血可破。”公如言,戒备而往。卜人又匿如前。急以犬血沃立处,但见卜人头面,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乃执付有司而***之。
        异史氏曰:“尝谓买卜为一痴。世之讲此道而不爽于生死者几人?卜之而爽,犹不卜也。且即明明告我以死期之至,将复如何?况有借人命以神其术者,其可畏不尤甚耶!”(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有删节)
        注:①禳(ráng) :祈祷消灾祛邪的祭祀形式。②觇:暗中观察。③弯:拉弓;指开弓射箭。④关:与上文的“弯”意思相同。⑤翳形术:即隐身法。⑥爽: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阖户挑灯,倚剑坐     危:危险
B.之,则纸人                 烛:用烛光照
C.公因烛待旦                 秉:持、手拿着
D.急以犬血立处             沃:浇、泼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自卜                     今其智反不能及
B.才及地,急击         蚓无爪牙
C.公剑拨矢,矢堕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相属
D.公如言,戒备往    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3.以下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于公任侠勇武的一组是(     )
①力能持高壶,作旋风舞
②公自念,生死已定,术岂能解
③恐其复起,又连击之,剑剑皆中,其声不软
④公方骇,鬼则弯矣
⑤公出其股间,削鬼中踝,铿然有声
⑥皆为犬血模糊,目灼灼如鬼立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公年轻的时候非常侠义,喜好打拳,力气很大,能举起高大沉重的漏壶,舞动起来如同旋风。
B.于公不迷信,更不相信占卜,所以,当算卦的人以消灾为由向他勒索钱财的时候,他坚决拒绝了。
C.卜人为了让人们信服他的巫术,丧尽天良地使用各种手段加害于公,但都被勇敢的于公破解了。
D.作者在文中批评了痴迷巫术的人,谴责了用巫术害人的人,这表明作者的思想相对于所处的时代还是比较进步的。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急视之,一小人荷戈入,及地则高如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方悟鬼物皆卜人遣之,欲致人于死,以神其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D
3.C
4.B
5.(1)(于公)急忙往那儿一看,只见一个小人,扛着戈矛钻进来,跳到地上,就和真人一般高。
      (2)(于公)才醒悟过来,那些鬼物都是算卦的派来的,想致人于死地,使他的卦术显得神奇(来证明他的卦术高)。
      (3)这之后才知道我以前未曾游览过,真正的游览从这时才开始,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来记载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苏廷评行状
苏轼
        公讳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公幼疏达不羁,读书,略知其大义,即弃去。谦而好施,急人患难,甚于为己。衣食稍有余,辄费用,或以予人,立尽。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然终不悔。旋复有余,则曰:“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益不复爱惜。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公曰:“吾固自有以鬻之,非尔故也。”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攻围眉州。公年二十有二,日操兵乘城。会皇考病没,而贼围愈急,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而公独治丧执礼,尽哀如平日。太夫人忧甚,公强施施解之曰:“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始有诏州郡立学,士欢言,朝廷且以此取人,争愿效职学中。公笑曰:“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唯公命其子涣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既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使少获从事于世者,其功名岂少哉!不幸汩没,老死无闻于时。然古之贤人君子,亦有无功名而传者,特以世有知之者耳。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 (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不复爱惜        爱惜:吝惜
B.日操乘城        兵:兵器、武器
C.居人相视涕泣,无复生意        生意:做买卖
D.又皆怀亲戚乡党        慕:贪恋
2、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      )
①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②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
③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
④戒子孙,无与人争入学
⑤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⑥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正因如此,成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把钱财全部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
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但他为人精明,器量远大。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凶年鬻其田以济饥者,既丰,人将偿之。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之无传,非独其自放终身,亦其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荆轲刺秦王(节选)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 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1、下面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     )
A、秦王柱而走      同“环”,绕着  
B、愿大王少借之    宽恕
C、乃引其匕首秦王  攻击            
D、轲自知事不      成功
2、判断下面论断哪个符合客观事实(     )
A 、荆轲之所以没有行刺成功,是刺***秦王是逆历史潮流的做法,注定要失败。
B 、荆轲之所以追着秦王在大殿内跑,是秦王身边的大臣侍卫胆小怕事,自私自利。
C 、荆轲之所没有行刺成功,是荆轲想劫持秦王作为人质,然后跟秦国订立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
D 、荆轲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自己武功不够高超,谋事不周;二是缺乏得力助手。
3、翻译下面句子。
(1)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题。鸿门宴(节选)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1、下列划线词解释正确的是(     )
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   同“纳”,使进入  
B、沛公起厕          到,往
C、道芷阳行          小径            
D、为大王不取也      私下
2、下面的结论哪项最缺乏说服力(     )
A、对于樊哙的贸然闯入,项羽却称其为壮士,赐酒赐肉赐座,甚至对他的咄咄逼人的数落,沉默不语,说明项羽某种程度上“胆小软弱”。这种性格导致其最终失败。
B、樊哙对项羽的慷慨激昂的批评,虽有客观之处,但也有连篇谎话。说谎面不改色心不跳,甚至大义凛然,做人虽不可取,但在非常条件下不失为一种沉勇机智。
C、刘邦以上厕所为名借机逃跑,虽不光彩,但能够逃命,这不失为一种理性冷静的选择。为了某种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实用主义价值观在刘邦身上展现无遗。
D、作为历史,如此详细记叙描写了鸿门宴的经过以及主要历史人物的言行,必定有虚构之处,符合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少时朴钝,未有识者。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统弱冠往见徽,徽采桑于树上,坐统在树下,共语自昼至夜。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渐显。后郡命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不可也。”璋既还成都,先主当为璋北征汉中,统复说曰:“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杨怀、高沛,璋之名将,各仗强兵,据守关头,闻数有笺谏璋,使发遣将军还荆州。将军未至,遣与相闻,说荆州有急,欲还救之,并使装束,外作归形;此二子既服将军英名,又喜将军之去,计必乘轻骑来见,将军因此执之,进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计也。退还白帝,连引荆州,徐还图之,此下计也。若沉吟不去,将致大困,不可久矣。”先主然其中计,即斩怀、沛,还向成都,所过辄克。于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于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先主痛惜,言则流涕    (取材于《三国志·蜀志》)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识别力    
B.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陵迟:衰落    
C.大军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卒:终于    
D.先主悔,请还——寻:不久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时人怪问之——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今拔十失五,犹得半——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臣欲奉诏奔驰,刘病日笃    
D.将军此执之——不如善遇之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庞统年轻时为人朴实忠厚。没有人了解他的才能,后来在司马徽的帮助下,他的名声才逐渐显扬开来。    
B.庞统建议刘备在与刘璋会见时趁机捉拿刘璋,这样就可以不必劳师而坐拥一州,但刘备唯恐失信于刘璋而没有这样做。    
C.庞统后来又给刘备献了上中下三条计策来对付刘璋,刘备最终采用了庞统的中策,***掉了刘璋的两员名将,转向成都。    
D.刘备胜利后在涪城设宴作乐。宴会上露出得意之态,遭到了庞统的批评。刘备当时大怒,但后来君臣和好如初。
4.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
(1)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许善心,字务本,九岁而孤,为母范氏所鞠养。幼聪明,有思理,所闻辄能记,多闻默识,为当世所称。家有旧书万余卷,皆遍通涉。十五解属文,为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谓人曰:“此神童也。”起家,除新安王法曹。                            
        陈亡,上遣使告之,善心素服号哭于西阶之下,藉草东向,经三日,敕书唁焉。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复出北面立,垂涕再拜受诏。明日,乃朝服泣于殿下,悲不能兴。上顾左右曰::“我平陈国,唯获此人。既能怀其旧君,即我诚臣也。”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每日借本部兵数十人以供私役,常半日而罢。御史大夫梁毗奏劾之。上方以腹心委述,初付法推,千余人皆称被役。经二十余日,法官候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其数虽多,不合通计,纵令有实,亦无罪。诸兵士闻之,更云初不被役。上欲释之,付议虚实,百僚咸议为虚。善心以为述于宿卫之所,抽兵私役,虽不满日,阙于宿卫,与常役所部,情状乃殊。又兵多下番,散还本府,分道追至,不谋同辞。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苏威、杨汪等二十余人同善心议,其余皆议免罪。炀帝可免者之奏。
        十四年,化及弑逆之日,隋官尽诣朝堂谒贺,善心独不至。许弘仁驰告曰:“天子已崩,宇文将军摄政,合朝文武,莫不咸集。天道人事,自有代终,何预叔而低徊若此?”
善心怒之,不肯随去。弘仁返走上马,泣而言曰:“将军于叔全无恶意,忽自求死,岂不痛哉!”还告唐奉义,以状白化及,遣人就宅执至朝堂。化及令释之,善心不舞蹈【注】而出。化及目送之,曰:“此大负气。”命捉来,骂云:“我好欲放你,敢如此不逊!”其党辄牵曳,遂害之。   (节选自《隋书》卷五十八)
  【注】舞蹈: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垂再拜受诏                               涕:眼泪
B.初付法,千余人皆称被役                      推:审问
C.法官伺上意,乃言役不满日                    候:等候
D.虽不满日,于宿卫                            阙:空缺
2.以下句子中,全都是表明许善心忠诚于隋朝的一组是(     )
①善心哭尽哀,入房改服        ②善心怒之,不肯随去
③善心衰服号哭于西阶之下     ④何预于叔而低徊若此
⑤忽自求死,岂不痛哉          ⑥善心不舞蹈而出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善心自幼聪明,所听到的当时就能记下来,家里有旧藏书一万多卷,都一一涉猎,被徐陵称为神童。
 B.许善心对陈朝十分忠诚,深受隋文帝赏识,认为他既然能怀念旧日君王,也就是我朝的忠臣。
C.许善心认为宇文述在侍卫中抽调士兵役使不满整天,虽然有缺于宿卫,但与平常役使部下没有什么不同。
D.宇文化及派士兵捉他到朝堂,又下令释放了他,许善心没有拜谢就出去了,化及认为他心中有很大的气愤,就害死了他。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十五解属文,笺上父友徐陵,陵大奇之。
译文:                                                        
②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奸状分明,此何可舍。
译文: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