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尹赏字子心,钜鹿杨氏人也。以郡吏察廉为楼烦长。举茂材、粟邑令。左冯翊薛宣奏赏能治剧,徙为频阳令,坐残贼免。后以御史举为郑令。
  永始、元延间,上怠于政,贵戚骄恣,红阳长仲兄弟交通轻侠,臧匿亡命。而北地大豪浩商等报怨,***义渠长妻子六人,往来长安中。丞相、御史遣掾求逐党与,诏书召捕,久之乃得。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赏以三辅高第选守长安令,得壹切便宜从事。赏至,修治长安狱,穿地方深各数丈,致令辟为郭,以大石覆其口,名为“虎穴”。乃部户曹掾史,与乡吏、亭长、里正、父老、伍人,杂举长安中轻薄少年恶子,无市籍商贩作务,而鲜衣凶服被铠扦持刀兵者,悉籍记之,得数百人。赏一朝会长安吏,车数百两,分行收捕,皆劾以为通行饮食群盗。赏亲阅,见十置一,其余尽以次内虎穴中,百人为辈,覆以大石。数日壹发视,皆相枕藉死,便舆出,瘗寺门桓东,褐著其姓名,百日后,乃令死者家各自发取其尸,亲属号哭,道路皆歔欷。长安中歌之曰:“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何葬?”赏所置皆其魁宿,或故吏善家子失计随轻黠愿自改者,财数十百人,皆贳其罪,诡令立功以自赎。尽力有效者,因亲用之为爪牙,追捕甚精,甘耆奸恶,甚于凡吏。赏视事数月,盗贼止,郡国亡命散走,各归其处,不敢窥长安。
  江湖中多盗贼,以赏为江夏太守,捕格江贼及所诛吏民甚多,坐残贼免。南山群盗起,以赏为右辅都尉,迁执金吾,督大奸猾。三辅吏民甚畏之。
  数年卒官。疾病且死,戒其诸子曰:“丈夫为吏,正坐残贼免,追思其功效,则复进用矣。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赏四子皆至郡守,长子立为京兆尹,皆尚威严,有治办名。(选自《汉书·酷吏传》)
  【注】①令辟:砖块。
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安中奸猾多——浸:逐渐。
B.悉记之——籍:凭借。
C.其余尽以次虎穴中——内:里面。
D.赏所皆其魁宿——置:放置。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郡吏察廉为楼烦长——是时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久之得——项伯夜驰之沛公军
C.得赤丸斫武吏——五十可以衣帛矣
D.疾病死——不出,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赏是钜鹿杨氏人,经过考核合格而担任了楼烦长,后来又担任过几个县的县令,曾经因为对罪犯残忍暴虐而被免官。
B.永始、元延年间,长安城中一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尹赏将他们收捕入狱,全部投入“虎穴”处死。
C.南山一带盗贼蜂起,尹赏又被起用为右辅都尉,后来调任执金吾,督察非常奸诈狡猾的人,三辅官吏民众特别害怕他。
D.尹赏在病危时用自己一生做官的经历告诫儿子们,儿子们听从父亲的话,他们为官崇尚威严,赢得了善于治理的名声。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坐软弱不胜任免,终身废弃无有赦时,其羞辱甚于贪污坐臧。慎毋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B
4.(1)(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2)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隋)高祖性严重,令行禁止,勤于政事。每旦听朝,日昃忘倦。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将士战没,必加优赏,仍遣使者劳问其家。爱养百姓,劝课农桑,轻徭薄赋。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令补用;自非享宴,所食不过一肉;后宫皆服浣濯之衣。天下化之。开皇、仁寿之间,丈夫衣绢布,不服绫绮,装带不过铜铁骨角,无金玉之饰。故衣食滋殖,仓库盈溢。受禅之初,民户不满四百万,末年,逾八百九十万,独冀州已一百万户。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乃至子弟,皆如仇敌,此其所短也。(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八十卷)
  【注】①高祖:隋文帝杨坚。②严重:谨严持重。③昃(zè):太阳西斜。④没:同“殁”,“死”的意思。⑤劝课:劝,勉励,奖励。课,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赋税。⑥开皇、仁寿:隋文帝年号,公元581年至 604年。⑦丈夫:成年男子。⑧率:一律。⑨滋殖:很快地增长。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令行禁止,于政事。——勤:辛勤。
B.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爱:喜爱。
C.仍遣使者劳其家。——问:慰问。
D.然猜忌苛察,受谗言。——信:容易。
(2)选出下列加粗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后宫皆浣濯之衣——不绫绮
B.至于赏赐有功,即无所——养百姓
C.丈夫率绢布——后官皆服浣濯之
D.仍遣使者问其家——何必神苦思
(3)“天下化之”一句中“之”指代的内容是(     )
A.劝课农桑,轻徭薄赋
B.猜忌苛察,信受谗言
C.令行禁止,勤于政事
D.其自奉养,务为俭素
(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隋文帝生活节俭朴素,他的这种美德使人人仿效而成为社会风气。
B.隋文帝对人要求严格,又听信谗言,因此,功臣老朋友自始至终都不愿保全他。
C.隋文帝性格谨严持重,勤政爱民,国家被治理得繁荣安定。
D.隋文帝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执政期间,人口增长迅速,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国家呈现繁荣昌盛的景象。
(5)将文言文阅读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每旦听朝,日昃忘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然猜忌苛察,信受谗言,功臣故旧,无始终保全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者,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成誉清。疾病疤疡者,亦皆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亦谬。”
  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吾观今之交乎人者,炎而附,寒而弃,鲜有能类清之为者,呜呼!清,市人也,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幸而庶几,则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柳先生曰:“清居市不为市之道,然而居朝廷、居官府、居庠塾乡党以士大夫自名者,反争为之不已,悲夫!然则清非独异于市人也。”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雠:这里指售出、成交。③直:价值、价钱。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药——居:聚集,搜集
B.积如山——券:借据,欠条
C.未尝取直——诣:前往
D.终不言——复:回答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清优主——不害清为富也
B.市人其异,皆笑之——清不怠遇其人
C.清有道者欤——执道不废
D.求者益众,其应广——一旦复柄用,厚报清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那些等待宋清馈赠的人在门前排成了队
B.彼之为利不亦翦翦乎——他们的求利不也太短浅了吗
C.今之交有能望报如清之远者乎——现在的交往中有能像宋清那样从长远考虑回报的人吗
D.天下之穷困废辱得不死亡者众矣——天下那些穷困潦倒而还可以活下去的人就会多起来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生意场上的交往也不一定都是斤斤计较的,宋清就是一个例证。
B.宋清认为做生意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追求高尚的做人的境界。
C.计较蝇头小利不仅是一般商人的本性,也是某些士大夫的通病。
D.宋清与人交往不仅异于普通商人,也高于某些以士大夫自居的人。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
  王昙首,太保弘之弟也。幼有素尚,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宋武帝,帝曰:“并膏梁世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自使懦夫立志。”时谢晦在坐曰:“仁者果有勇。”帝悦。及至彭城,大会戏马台,赋诗,昙首文先成。帝问弘曰:“卿弟何如卿?”答曰:“若但如下官,门户何寄?”帝大笑。昙首有智局,喜愠不见于色,闺门内雍雍如也。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为文帝镇西长史,武帝谓文帝曰:“昙首辅相子也,汝可每事谘之。”及文帝被迎,入奉大统,议者皆致疑,昙首与到彦之、从兄华并劝上行,上犹未许。昙首固陈,并言天人符应。上乃下,率府州文武严兵自卫,台所遣百官众力不得近部伍。中兵参军朱容子抱刀在平乘户外,不解带者累旬。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领骁骑将军,容子为右军将军。诛徐羡之等及平谢晦,皆昙首及华力也。自谢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讌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出诏以示之。昙首曰:“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封事遂寝。时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官。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快快,又欲得扬州。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文帝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遣其栋梁?贤兄比屡称痰,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此处非卿而谁?”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义康谓宾客曰:“王公久疾不起,神州讵合卧临?”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乃悦。七年卒,时年三十七。子僧绰嗣。论曰:王昙首之才器,王僧绰之忠直,其世禄不替也,岂徒然哉!(选自《南史·王昙首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喜愠不于色——见:表现
B.骁骑将军——领:兼任
C.封事遂——寝:休息
D.贤兄屡称疾——比:接连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王昙首“才器”的一组是(     )
①大会戏马台,赋诗,昙首文先成
②昙首有智局,喜愠不见于色
③自非禄赐,一毫不受于人
④昙首辅相子也,汝可每事谘之
⑤岂有欲建大厦而遣其栋梁
⑥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昙首幼年就有素淡的志趣,兄弟分财物,他只要图书;虽是富贵世家,却能屈志从军,充分体现了“仁者果有勇”的儒家修养。
B.王昙首与其堂兄王华一方面积极劝说宋文帝继承皇位,并昼夜保护文帝的安全;另一方面竭力铲除徐羡之等人,并平定谢晦之乱。
C.王昙首“建功”却不“自傲”,虽然文帝称自己仰仗王昙首兄弟之力才得登基,但王昙首认为不能借国家的灾祸,作为自身的幸运。
D.皇上非常器重王昙首,打算让王昙首接任王弘之位,但王昙首顾全大局,不仅自己坚持请求到吴郡任职,还劝说王弘分兵给义康。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但如下官,门户何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管仲列传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之,诸侯由是归齐——信:使……守信用
B.知之为取,政之宝也——与:给予
C.上度则六亲固——服:服从
D.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将:扶持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     )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②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③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④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⑤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⑥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与鲍叔牙交情深厚。两人一起做生意,分财分利的时候,因为管仲贫困,鲍叔牙常常多分一些给他。
B.公子纠败,管仲没有为之死,而受囚受辱的原因是功名没有显于天下,自己的政治抱负没能实现。
C.管仲巧妙地处理君臣关系,灵活有节地施政,是齐国称霸诸侯的重要原因。
D.管仲是人们公认的贤臣,而孔子却看不起他,认为管仲应劝勉齐桓公称王而非称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金圣叹先生传
  先生金姓,采名,若采字,昊县诸生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于所居贯华堂设高座,召徒讲经,经名《圣自觉三昧》,稿本自携自阅,秘不示人。每升座开讲,声音宏亮,顾盼伟然。凡一切经史子集、笺疏训诂,与夫释道内外诸典,以及稗官野史、九彝八蛮之所记载,无不供其齿颊,纵横颠倒,一以贯之,毫无剩义。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生平与王斫山交最善。斫山固侠者流,一日以千金与先生,曰:“君以此权子母,母后仍归我,子则为君助灯火,可乎?”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乃语斫山曰:“此物在君家,适增守财奴名,吾已为君遣之矣。”斫山一笑置之。
  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或问“圣叹”二字何义,先生曰: “《论语》有两‘喟然叹曰’,在颜渊为叹圣,在与点为圣叹。予其为点之流亚欤!”所评《离***》、《南华》、《史记》、杜诗、《西厢》、《水浒》,以次序定为“六才子书”,俱别出手眼。尤喜讲《易》,“乾”、 “坤”两卦,多至十万余言。其余评论尚多,兹行世者,独《西厢》、《水浒》、《唐诗》、制艺、《唱经堂杂评》诸刻本。
  先生殁,效先生所评书,如长洲毛序始、徐而庵,武进吴见思、许庶庵为最著,至今学者称焉。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予过吴门,访先生故居,而莫知其处,因为诗吊之,并传其略如此云。(有删改)
  【注】①排:批驳。②权子母:“子”为利息,“母”为本金,“权子母”意为借贷生息。③鼎革:指明清易代。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以之——贯:贯穿
B.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也——顾:考虑
C.吾已为君之矣——遣:遣返
D.因为诗之——吊:悼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在颜渊叹圣   ②予其点之流亚欤
B.①一日千金与先生 ②次序定为“六才子书”
C.①先生辄起排之  ②莫知其处
D.①无不供齿颊   ②余评论尚多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金圣叹“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的言行的一项是(     )
A.时有以讲学闻者,先生辄起而排之。
B.座下缁白四众,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C.先生则抚掌自豪,虽向时讲学者闻之,攒眉浩叹,不顾也。
D.先生应诺,甫越月,已挥霍殆尽。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金圣叹讲经时,所讲的东西全都来自自己的稿本,所用的稿本从来不给人看。
B.金圣叹为人豪爽,不到一个月,就将王斫山给他用以补贴家用的千金花费干净。
C.明清易代后,金圣叹绝意仕进,更改名字,表现出了古代士人常有的气节。
D.作者经过吴县家门,拜访了金圣叹的故居,并写诗作传来凭吊金圣叹。
5.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画线部分断句。
  曲江廖燕曰予读先生所评诸书领异标新迥出意表觉千百年来至此始开生面呜呼何其贤哉虽罹惨祸而非其罪君子伤之。
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好饮酒,善衡文评书,议论皆发前人所未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鼎革后,绝意仕进,更名人瑞,字圣叹,除朋从谈笑外,惟兀坐贯华堂中,读书著述为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