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文,回答第1-4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

阅读课文,回答第1-4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阅读课文,回答第1-4题。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娄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崖;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1.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崖;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笔下的西山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最主要的词句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后两段话,作者的情绪截然不同,请找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词句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由西山这一自然景象的游览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西山)那高低的态势,(高的)山谷(一副)空阔的样子,(低的)深池(一片)低陷的样子,(有的地方凸起 )像积土,(有的地方凹下)像地穴,(从山顶往下看去)千里之远如在尺寸(之 间),(许多山)重重叠叠聚集收缩,没有能逃出我的视野的。
②(自己仿佛)邈远地与天地自然之气在一起,没有边际;广阔绵远地与创造万物的上天一同遨游,不知道它的尽头
2.异;特立;不与培娄为类
3.前面是“恒惴栗”,后面是“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4.作者由山而己,明白西山实乃自己,自己应当像西山一样卓然特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傲然于世,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
举一反三
翻译下列语句。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翻译下列句子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文句的译文有错的项[     ]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我们任凭那苇叶般的小舟在茫茫万顷的江面上自由飘动。
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文:这优美的月色美景能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孤舟上的寡妇暗自哭泣。
C.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译文:曹孟德横执着长矛吟诵诗篇,本来是一代杰出英雄啊,可如今又在哪儿呢?
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译文:做那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蜉蝣和沧海之中的一颗谷粒。
E.挟飞仙以遨游,抢明月而长终。
      译文:带着仙人一起飞升遨游,怀抱着明月与它一起长存于天地间。
题型:多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把下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墨子曰:“乐(音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
  君子以为不然。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易。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选自《荀子·乐论》)
(1)墨子曰:“乐(音乐)者,圣王之所非也;而儒者为之,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二  班

  殷元礼,云南人,善针灸之术。遇寇乱,窜入深山。日既暮,村舍尚远,惧遭虎狼。遥见前途有两人,疾趁之。既至,两人问客何来,殷乃自陈族贯。两人拱敬曰:“是良医殷先生也,仰山斗久矣!”殷转诘之。二人自言班姓,一为班爪,一为班牙。便谓:“先生,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殷喜从之。俄至一处,室傍岩谷。爇柴代烛,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计无所之,亦即听之。又闻榻上***,细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问:“何恙?”牙曰:“以此故,敬求先生。”乃束火照榻,请客逼视。见鼻下口角有两赘瘤,皆大如碗,且云:“痛不可触,妨碍饮食。”殷曰:“易耳。”出艾团,为灸数十壮,曰:“隔夜愈矣。”二班喜,烧鹿饷客;并无酒饭,惟肉一品。爪曰:“仓猝不知客至,望勿以輶亵为怪。”殷饱餐而眠,枕以石块。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天未明便呼妪,问所患。妪初醒,自扪,则瘤破为创。殷促二班起,以火就照,敷以药屑,曰:“愈矣。”拱手遂别。班又以烧鹿一肘赠之。
  后三年无耗。殷适以故入山,遇二狼当道,阻不得行。日既西。狼又群至,前后受敌。 狼扑之,仆;数狼争啮,衣尽碎,自分必死。忽两虎骤至,诸狼四散。虎怒大吼,狼惧尽伏。虎悉扑***之,竟去。殷狼狈而行,惧无投止。遇一媪来,睹其状,日:“殷先生吃苦矣!”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媪曰:“余即石室中灸瘤之病妪也。”殷始恍然,便求寄宿。媪引去,入一院落,灯火已张,曰:“老身伺先生久矣。”遂出袍裤,易其敝败。罗浆具酒,酬劝谆切。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殷问:“前日两男子,系老姥何人?胡以不见?”媪曰:“两儿遣逆先生,尚未归复,必迷途矣。”殷感其义,纵饮不觉沉醉,酣眠座间。既醒,已曙,四顾竞无庐,孤坐岩上。闻岩下喘息如牛,近视,则老虎方睡未醒。喙间有二瘢痕,皆大如拳。骇极,惟恐其觉,潜踪而遁。始悟两虎即二班也。(选自《聊斋志异》)
  【注】①輶(yóu)亵:不庄重,冒失。
1.下面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后三年无/耗:消息
B.遥见前途有两人,疾之/趁:追逐
C.仰山斗久矣/山斗:指泰山、北斗,在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
D.殷戚然诉状,问何见识/见识:见解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骇极,惟恐其觉,潜踪遁      ②死有知,其几何离
B.①此故,敬求先生              ②臣险衅,夙遭闵凶
C.①计无所之,亦即听            ②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D.①两人问客何来,殷自陈族贯    ②迫而视之,前寄辞者
3.殷元礼在最后“始悟两虎即二班也”,其实文章在前文叙述时对“两虎即二班”已有所交代。请从下面各项中选出全部是作者所交代内容的一项 (    )
①始见二班容躯威猛,似非良善      
②则一老妪僵卧,似有所苦
③二班虽诚朴,而粗莽可惧,殷转侧不敢熟眠    
④殷始恍然,便求寄宿
⑤虎悉扑***之,竟去     
⑥已曙,四顾竞无庐,孤坐岩上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二班虽为老虎,但他二人很懂得孝顺母亲,为了给母亲治病,特意到深山中去等候殷元礼。
B.因为二班是老虎所变,非常凶猛,不像良善之人,所以当殷元礼来到班家,见到二班的形貌后感到非常害怕,想快点离开班家。
C.殷元礼三年后再人深山遭狼围困时,偶然碰到二班,而被二班解救,表现了他们知恩图报的性格。
D.因为殷元礼曾救治过二班的母亲,所以老人非常殷勤地招待了他,并且故意喝多了酒现出原形,好让殷元礼知道自己是一只老虎。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亦避难石室,幸可栖宿,敢屈玉趾,且有所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儿遣逆先生,尚未归复,必迷途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媪亦以陶碗自酌,谈饮俱豪,不类巾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