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2)今两虎共斗,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2)今两虎共斗,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论语》)
(2)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   (《廉颇蔺相如列传》)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4)           。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
(5)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答案

(1)民免而无耻;有耻且格。         (2)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4)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格”“俱”“幽愁”“缛”“葱茏”“明朝”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7分)
甲午江行
(宋)毛珝
百川无敌大江流,不与人间说旧仇。
残垒自缘他国废,诸公空负百年忧。
边寒战马全装铁,波澜征船半起楼。
一举尽收关洛旧,不知消得几分愁?
注:宋理宗端平元年甲午春,宋将孟琪会同蒙古兵攻入蔡州,金国灭亡。六月理宗下诏要收复三京,振奋军民斗志,重新燃起北定中原的希望,这首诗就写于此时。
小题1: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小题2:诗歌最后一联的作用是什么?(3分)
题型:其他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知者动,                  ;                  ,仁者寿。(《论语》)
(2)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3) 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                。(王勃《滕王阁序》)
(4)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         ,     。(杜牧《阿房宫赋》)
 (5)                ,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              。(屈原《离***》)
题型:其他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
归嵩山作①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②,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③。
[注]①这首诗是王维仕途失意、辞官归隐嵩山途中所作。②长薄:绵延的草木丛。③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小题1:请简要分析颔联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3分)
小题2:这首诗的情感写得很有层次,请简要赏析这首诗的情感变化。(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蝶恋花 红梅
[南宋]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注】东君:司春之神
小题1:“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人江南去”一句,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结合词的下阕,分析梅花的形象。(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8分)
贫 女
秦韬玉①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②。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唐代诗人,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田令孜,充当幕僚。②时事俭梳妆:当时妇女的一种妆扮。称“时世妆”,又称“俭妆”。俭:同“险”,怪异的意思;险梳妆,就是奇形怪状的打扮。
小题1:请根据颈联内容概括“贫女”的内心活动。(2分)
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蓬门未识绮罗香”,生在蓬门陋户,未曾有绫罗绸缎沾身,贫女自伤身世。
B.“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表明当时人们竞相追逐风流韵事、奇装异服的社会风气。
C.全诗以独白方式揭示贫女内心深处的苦痛,着意刻画贫女持重清高的品行,对贫女给予深切同情,也寄寓了作者的不平和感慨。
D.全诗语言质朴,运用对比手法,将贫女置于典型的社会环境中,使诗歌富有广泛深刻的内涵。
小题3: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