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官 舍 竹(宋)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①。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官 舍 竹(宋)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①。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官 舍 竹
(宋)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①。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虚衔,所以称作“闲官”。② 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小题1:颔联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写出了竹的什么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
小题2:颈联的两个动词“拂”和“侵”用得十分生动传神,请简要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对比(反衬),把春天妖艳而冬天凋零的花枝与春不媚容冬不易色的竹子进行对比,衬托出了竹不媚春色,独守寒冬的高洁品性,寄托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答托物言志亦可,写出了竹不媚春色独守寒冬的高洁品性,寄托了诗人孤独而坚贞不渝的情怀。)(表现手法及竹的特点各1分,情感2分。)
小题2:“拂”和“侵”字都是一种拟人化(“拂”字答“通感”亦可)的写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枰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每字分析合理各得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意象和情感的题目,意象是“竹”,手法从诗句中的“夭艳”和“孤贞”可以看出是对比,情感要结合题目、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探究,注意诗歌后面的注释“被贬”和之中的关键词语“不随”“孤贞”“雅趣”“清欢”,结合本诗的抒情方式“托物言志”答题时概括形象特征,然后答出志向。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炼字的题目,炼字主要有“炼意”“炼境”“炼手法”“炼结构”,一般都要“炼意”,叠音字的作用主要有“摹形”“拟声”和“强调情感”,此题主要是“炼意”和“炼手法”,手法是“拟人”和“动静结合”,答题时结合诗句进行具体分析,然后答出效果,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似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种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符离吊颍川侯傅公①
清•王士禛
跃马千山外,呼鹰百战场。平芜何莽苍,云气忽飞扬。
寂寂通侯里②,沉沉③大泽乡。颍川汤沐④尽,空羡夥颐王⑤。
【注】①颍川侯傅公:指明初大将傅友德,他初随陈友谅,后降明太祖朱元璋,有功于明室,后被太祖“赐死”。②通侯里:喻傅公生前居处。③沉沉:茂盛。④汤沐:即“汤沐邑”,借指封地。⑤夥颐王:指张楚王陈胜,汉高祖称帝后为陈胜置守冢三十户。
小题1:概括诗歌前两联的内容及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4分)                                                                                
小题2:赏析颈联中“寂寂”“沉沉”二词的巧妙之处。(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清诗,完成题目。(8分)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别老母
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小题1:蒋诗“寒衣针线密”让人联想起孟郊《游子吟》“__     __ ,意恐迟迟归”句。(1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蒋诗)中的“母亲”形象。(3分)
小题3:探究两首诗体现出的相同的思想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说说这首诗运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第8题。(6分)
春日客感
黄景仁
只有乡心落雁前,更无佳兴慰华年。人间别是消魂事,客里春非望远天。
久病花辰常听雨,独行草路自生烟。耳边隐隐清江涨,多少归人下水船。
注:黄景仁:清代诗人,35岁客死他乡。其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
小题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的前两联简要分析。(3分)
                                                                                          
小题2:这首诗的后两联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塞下曲
唐·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①。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洮:今甘肃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
小题1:诗歌颔联中“黯黯见临洮”的“黯黯”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小题2: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