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秋雨叹三首(其一)杜 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秋雨叹三首(其一)杜 甫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堂上书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雨叹三首(其一)
杜 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着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注:①决明:一种植物,有羽状复叶,秋日开黄花。
小题1:在前四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描写决明?诗歌塑造了决明怎样的形象?(5分)
小题2:清代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评说这首诗“语虽微婉,而寓意深切”,你认为诗中寄寓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1:秋日风雨中百草的“烂死 ”与决明的、“颜色鲜”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或以百草衬托决明)。把决明的叶与花比喻成“翠羽盖”和“黄金钱”。(两种手法各1分)决明在风雨中花开灿烂,香远益清,坚毅挺立。借以塑造出资质美好却身处乱世、命途多舛的君子形象。(外在形象1分,内在形象2分)
小题2:①前四句表现了作者对如决明样有高沿情操与人格的君子的欣赏与赞美。(2分)
②“凉风箫箫然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传达出对于富有才华,却遭受摧残的君子的关爱与担忧,更是对他们难逃悲剧结局的同情与哀叹。(2分)
③“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句,见出诗人对自己徒然白首却无所成就的自伤,而对动荡、混乱的社会现实,无奈而忧虑,体现了他的忧世情怀。(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雨中百草秋烂死”,仿佛秋光眩晕,零雨其濛,顿时熄灭世上一切生机,而“阶下决明颜色鲜”,此句的急转令读者仿佛忽见秋雨昏昼中一星微光,决明在雨水中颜色光鲜,居于自己青春的光景,天真地向季节的刀刃炫耀着初生的花叶。“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翠羽盖是富家华美的装饰,黄金钱更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不过出自小植物微弱的生命,只是瞬息的现象,决明仍“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着自身生命的秘密。越是鲜艳亮泽的颜色越是难久长而令人叹惋,仿佛拥有了润泽美好的形象,也就同时拥有了秋天的诅咒,若乐府中言:“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一待秋色深,便无复“翠羽盖”与“黄金钱”。
小题2:
试题分析:“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至此处决明之悲渐伏,而自身之悲渐起,决明之生命正如书生之生命,于人世昏暗之时独居内心一隅,经营超然的诗书。 “凉风萧萧吹汝急”是恒久的恐惧,“恐汝后时难独立”是残酷的烦扰。“堂上书生空白头”:“书生”是青春朝气的称名,也是受人敬仰的身份,然若所读书终未能转为功名或入世之资本,“书生”便只代表了迂腐与弱势, “堂上”这一溢着书香的地点也便成了隔绝、闭塞、无能于外界的象征。而“白头”也只“空”,昔年的寒窗苦,去岁的俊逸诗,皆随头发的白色化作一片虚无。书生面向浑浊的窗外,外面的人世是无底的渊蔽,独立的出路是百绕的死结,在无尽的焦虑与无奈的尽头他将关注点暂时转向风中决明馨香的安慰:“临风三嗅馨香泣”,那香气瞬息、缥缈易逝的品质也正如他的诗,和他的生命。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野 步                          野 步
周密(宋)                    赵翼(清)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小题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2分)
小题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重点运用了同一种表现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九日和韩魏公
苏洵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韩魏公:即韩琦,时为丞相。②金罍:泛指酒盏。③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小题1: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5分)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小题1:从题材的角度来看,这是一首      诗,与其他同类作品相比,我们看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襟怀,那是一种       的心态。(2分)
小题2:后人评价王昌龄的这首诗“道是无情却有情”,你同意吗?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双调〕水仙子·咏江南
(元)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里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注释】芰:菱角。飐:因风而颤动、飘扬。
小题1:这首元曲的前五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小题2:这首元曲的景物描写很有层次,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幕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鸳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鸳(yuan)鹭:两种鸡,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小题1:“花影乱,莺声碎”中“乱”“碎”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小题2:词中划线句子是传颂千古的名句,其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