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 •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小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唐 • 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小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小题1:对这首诗歌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说只有远离故乡外出做官之人,才对自然物候的变化特别敏感。“偏”字用得特别工巧,形象地表现出新春来临时宦游人感慨时光流逝的心惊,与尾联“归思”相照应。
B.颈联写和暖的春气催促着黄莺歌唱,水上的绿萍,在晴朗的阳光下摇动着光泽。“催”和“转”两个字非常有力地渲染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与无尽活力。
C.诗人触景生情,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尾联是点睛之笔,诗人因宦游他乡,不能赏玩故园春景,辜负大好春光的“归思”之情跃然纸上。
D.本诗结构细密,循着诗题,层层拓展:“新”字扣住“早”;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早春景象,“云霞”两句呼应“望”,“淑气”两句呼应“游”,尾联与“和”字照应,点明了诗人和同伴的伤春思归之情。
小题2: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大海之上云霞灿烂,旭日即将东升,江南梅红柳绿,春色渡江而来,使江北刚刚回春。(2分)描绘了一幅早春日出时分万物更新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2分)
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意境的基础上,从表现手法和诗歌主题的角度进行分析判断。D项,描述不正确,由首联“独有宦游人”可知,只有远离故乡外出做官之人,才对自然物候的变化特别敏感,点明了诗人自己的伤春思归之情。所以选D。
小题2: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整体理解诗歌文意和意境的基础上,反复品读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抓住关键词“云霞”“海曙”“出”“梅柳”“渡”“江春”,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把早春日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描绘出来即可。由诗人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画面,可体会出诗人运用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题。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注:①这首诗是李白在政坛上遭到打击以后,第二次漫游安徽宣城时所作。
小题1:在这首诗有“众鸟”、“孤云”、“敬亭山”等几个意象,你认为哪个意象含义更丰富,为什么?(4分)
                                                                                     
小题2: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独失意,有人说这首诗表现了李白的孤傲豁达,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题。
北歌
佚名①
北漠清霜雁飞低,狼烟又近起铁衣。山暗雪凝寒烟冷,沙白风紧孤豺啼。
影孤钟尽音渺渺,灯昏酒浊雾靡靡。伤心银发遥入梦,家慈门倚乡音稀。②
注:①佚名:戍卒名不传。②稀:依稀。
19.“一首《北歌》写尽边人苍冷伤怨形色,只欲使人泪下”,请结合全诗,就其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此评述的看法。(5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6分)
华清宫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对雪     
杜甫
战哭多新鬼, 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 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 愁坐正书空。
小题1:此诗为《春望》同一时期的作品,结合全诗,说说本诗的主旨。   
小题2:读第二、三两联,思考作者是分别采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情的。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午枕
王安石
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向此留。
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愁。
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敧斜见画楼。
欲把一杯无侣伴,眼看兴废使人愁。
【注】①诗人一生从政,致力新法,但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萧史偕弄玉吹箫跨凤飞升,这里泛指神仙道术。③敧(qī),倾斜、歪向一边。
小题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并试述诗歌的主旨。(4分)
小题2:诗人善于在逆境中用深刻的哲理开拓自己心胸,诗歌中间两联“表面上句句是景语,实际上句句是理语”,请作简要赏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