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其后问题。(7分)定风波李珣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其后问题。(7分)定风波李珣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其后问题。(7分)
定风波
李珣
雁过秋空夜未央①,隔窗烟月锁莲塘。往事岂堪容易想,惆怅,故人迢递在潇湘。
纵有回文②重叠意,谁寄?解鬟临镜泣残妆。沉水香消金鸭③冷,愁永。候虫声接杵声④长。
【注】①央:尽。②回文:前秦才女苏蕙作回文诗以传情意。③金鸭:如鸭形的金属香炉。
④杵声:以杵捣物声,此指制作寒衣发出的声音。
小题1: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雁过秋空夜未央”,开篇写北雁南归、长夜漫漫,点明具体时间。
B.“隔窗烟月锁莲塘”的“锁”字,既写景致特征又含人物观景心情。
C.“沉水香消金鸭冷”写香不觉间已燃尽,以香消炉冷表现时间推移。
D.末句“候虫声接杵声长”写周同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愁绪得以排遣。
小题2:请结合全词,说说主人公长夜难眠之“愁”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美好往事不堪回首(1分);b与故人天涯相隔(2分);c对故人的心意无法传递(1分)(评分标准:本题4分。其中“与故人天涯相隔”为核心。答“寂寞冷清”“冷夜无依”“青春空度”,可酌情给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本句“写周围环境的喧闹使人物的悲绪得以派遣”错。句末以声衬静,突出周围的冷寂及人物的长夜难眠,进一步表现了愁苦之深重。
小题2:词的下片,作者进一步描写了女子的心理活动。她本想给远行的“故人”写信寄思念之意,又愁无可托付之人。词用十六国前秦女诗人苏蕙作《回文璇玑图诗》的典故,表明这“故人”就是她的丈夫而非情人。词情至此又进一步明朗化。她情思蕴积之深,终未笔之于书,未写的原因是无人寄。信未写成,百无聊赖,女子只能含泪卸妆就寝。夜深人静,此恨绵绵,自然是不能安睡。床前焚的香早已灭尽了,就是那香炉也变得冰冰的了。夜漫长,耳边不断传来秋虫的悲鸣和远处的捣衣声。“愁水”二字,合主观情绪之自愁与客观事物之令人愁为一体,字平、句短而意丰。“杵声”和“候虫声”反衬周围的寂静,寂静的夜又反衬了女子内心的思潮汹涌,辗转反侧,可谓传神。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岁暮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小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欧阳修 北宋文坛领袖,居位时边境受侵,朝内统治严酷。
小题1:名家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实而有条理。即章法严谨,丝成茧成。”请你就本诗的“章法结构”上的特点做一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诗语言精练,但蕴情丰富,试就其情感意蕴做一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骆谷晚望
韩琮
秦川如画渭如丝, 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 岭花多是断肠枝。
【注】韩琮于宣宗时出为湖南观察使,大中十二年(858年)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此后失官,无闻。此诗当是其失位还乡之作。
小题1:首句“秦川如画渭如丝”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5分)
小题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7分)
马诗
李 贺 [唐]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注】①李贺,祖先为唐皇室后裔,后家道衰落。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科考。②房星:天马之星,是天上的星宿。
小题1:请你用三个词语概括诗中马的形象特征。(3分)
                                                                                
小题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共7分)
踏莎行   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小题1:“此恨无重数”,此乃少游心中之语。请结合全词说一说“恨”有哪几重。(4分)
                                                                                   
小题2:下片中“砌”字用得精巧,历来为人称道,请从炼字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