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注]①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客从 杜甫 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①。珠中有隐字②,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久③,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①泉客珠:指珍珠。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②佛教传说,有些珠子中隐隐有字。③:指储藏物品的小竹箱。 小题1: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4分) 小题2:从全诗看,“珠中有隐字”、珍珠“化为血”各有什么寓意?(4分) |
答案
小题1:有客人从南海来,送我珍珠;珍珠里隐约有字,想辨认却又不成字;我把它久久藏在竹箱里,等候官家来征求;但日后打开箱子一看,珍珠却已化成了血水,可悲的是我现在再也么有什么可以应付官家的征敛了。 小题2:“珠中有隐字”,寓意为百姓心中有难言的隐痛。珍珠“化为血”,寓意为官家征敛的实为平民百姓的血汗。 |
解析
此诗大约是公元七六九年(唐代宗大历四年)杜甫在长沙所作。这是一首寓言式的政治讽刺诗。揭露统治者对人民的横征暴敛,便是这首诗的主题。杜甫巧妙地、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的“珠”象征由人民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第(1)题答出故事梗概的,给2分;答出“欲辨不成书”意思的,给1分;答出“哀今征敛无”意思的,给1分。第(2)题答出“珠中有隐字”寓意的,给2分;答出珍珠“化为血”寓意的,给2分。两题意思答对即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1)侧重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2)题侧重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注意:读懂古典诗歌内容是理解诗歌的第一步。读懂古典诗歌的内容,要从微观与宏观两个角度入手,微观上,从具体诗句入手,将每句的意思分别叠加,方可构成画面;宏观上要结合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做深入思考。读懂了诗歌内容,就可以进而把握古典诗歌的情感。诗歌情感往往附着在诗人所选定的的具象上,这样具象加上了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就成为了意象。因此把握意向就成为了分析概括诗人情感的关键和捷径。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小题1: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小题2: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3分)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临 江 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小题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小题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5分) |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8分) 钓船归 贺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小题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句 。(1分) 小题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3分) 小题3:探究本词的思想感情。(4分)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 眠 唐 庚 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 馀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 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 注:唐庚,北宋文学家,此诗为其谪居惠州时所作。 小题1:说明“山静似太古”一句的含意。(2分) 小题2:“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一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4分) 小题3:《宋诗钞》中说唐庚的诗“芒焰在简淡之中”,即平淡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激烈情感,试结合本诗作简要分析。(4分)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8分)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王维 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 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鹊乳先春草,莺啼过落花。 自怜黄发暮,一倍惜年华。 小题1:这首律诗共有几联对仗?回答正确的一项是( )。(1分)小题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用典贴切,反映了诗人的精神追求。 | B.颔联流露出诗人因家贫待客不周的歉意。 | C.全诗将写景、叙事、抒情三者融为一体。 | D.全诗的语言清晰流畅,不见雕琢的痕迹。 | 小题3:赏析“莺啼过落花”中“过”字的表达效果。(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