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听 筝(唐·柳中庸)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更入几重离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7分) 听 筝(唐·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①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抽弦”,急拨叫“促柱”。 小题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3分) 小题2:颈联中有两个字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是哪两个字?为什么?(4分) |
答案
小题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1分),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1分),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1分)。 小题2:“独”和“空”(1分)。“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1分),“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1分);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写出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1分)。 |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似逐……”“如随……”运用的比喻修辞手法,把声音写成“春风知柳态”“ 啼鸟识花情”状,这是把声音描摹成看的见的,运用通感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从最后一联可以看出是写的离愁别绪。 点评:此种题型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要掌握艺术手法包含的内容即抒情方式、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三种,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写景诗常用表达技巧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以乐衬哀,上下(或远近、俯仰、时空、声色、视听)结合,其他表达技巧有抑扬、对写等;修辞手法主要有:"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象征"寄寓 寄托等,这些都要记牢。 小题2: 试题分析:全词表现的是一种羁旅的孤独的心情,颈联中最能体现这种心情的就是“独”“空”分别是孤独、空无所依的意思,正好印证诗人当时的心情。先找出是哪些词,然后分析这些次所表的出的情感。 点评:这是诗词鉴赏中经常考的一种题型,首先要找准哪个字好(有的已给出),好在哪里(可以从艺术手法方面分析),与要表达的主旨有何关系等。 |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小题1:开头两句展示了作者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分析。(5分) 小题2:读全诗,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两句。(5分) |
对下面诗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推窗 袁枚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 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A.这首诗抒写诗人傍晚雨霁风止后推窗一刹那间的感受。 | B.诗人是那样急不可耐,雨止后立即“推窗”,先一睹青山之风采,而青山亦似解人意,好像早在窗前等候,诗人窗才推开,它们便扑面而来。 | C.“相思久”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令青山亦起相思之意,则山就更值得诗人眷念了。 | D.写山能“扑面来”,又化静为动,更显得山具有灵性,富有生活情趣。最后两句生动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由衷喜爱。 |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茶陵道中 萧立之 山深迷落日,一径窅无涯。 老屋茅生菌,饥年竹有花。 西来无道路,南去亦尘沙。 独立苍茫外,吾生何处家。 【注】①南宋灭亡后,诗人归隐江西老家,这首诗就写于归家途中。②竹,六十年一花,花后则枯,以为荒年之兆。 小题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首联“迷”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分) 小题2: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3分) 小题3: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小题1: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小题2: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
古代诗歌阅读(8分) 雨过山村 唐 ·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庭中栀子花。 小题1:这首诗中出现了哪些意象?前两句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4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