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项羽  (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小题1:简析本诗的表达技巧。(5分)小题2:这首诗表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项羽  (宋)陆游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小题1:简析本诗的表达技巧。(5分)小题2:这首诗表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小题1:简析本诗的表达技巧。(5分)
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对比。诗中拿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体现了诗人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5分)
小题2:诗的前两句通过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表现了对项羽的敬仰、敬佩之情。后两句写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只有到乌江畔,到时也是后悔,表达了诗人的惋惜之情及对项羽不知任用贤人的批评。(6分)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表达技巧类考题要求同学形成完备详尽的知识体系。第一个层次是修辞,对常见的12种修辞要烂熟于心;第二个层次是表达方式,一般记忆四个,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第三个层次,表现手法,比兴、对比、衬托、渲染、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用典、象征、抑扬、联想、想象、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第四个层次,篇章结构技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以景结情、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等。本诗四句话分为两层,第一层说,项羽英勇,第二层说他无谋而致败亡。显然是对比。
点评:本题是一道表现手法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诗歌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作者是我们很熟悉的大家,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
小题2:试题分析:前半部分对项羽的形象寄寓作者的敬佩之情,后半部分则语带批判,并对项羽的匹夫之勇表达了不满,对不能任用贤人完成自己的事业而深深惋惜。结合陆游本人的经历,我们应该看出他的英雄情结,敬慕英雄,成就事业是他一生的梦想
点评:本题是一道思想情感类常见的题目。答题的范围和指向十分清楚,诗歌中的形象也很鲜明,加之没有什么附加信息,因而内容比较简单,所以整体上难度不大。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11分)
汴河①曲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②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人。
汴河怀古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③事,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①汴河: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开挖的大运河的一段。②隋家:隋王朝。
③水殿龙舟:当年隋炀帝出游时所乘坐的船只。④不较多:差不多。
小题1:这两首咏史诗的表达方式各有侧重,请分别加以说明。(5分)
小题2:两首诗都以“汴河”为题材,但所写的重点不同,抒发的感慨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小题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5分)
小题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
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小题1: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4分)
小题2:词的最后两句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小题1:本诗为送别诗,试述首句写景的作用。(4分)
小题2:第二句的两个“自”用得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2分)
小题3:最后一句在写法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卜 算 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小题1:词的上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营造了怎样的氛围?(3分)
小题2:请说说本词反映了苏轼怎样的心绪和人生态度。(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