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小题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小题2:王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秋 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小题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小题2:王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小题1:秋风无形,何以用“见”,谈谈你的理解。
小题2: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出来,并作简要的分析。(6分)
答案

小题1:秋风所包含的肃***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2分)作客他乡的游子,见到这一切凄凉摇落之景,勾起了羁泊异乡的孤独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2分)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很丰富的。(答案仅供参考,言之有理即可。)
小题2: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2分)家书将要发出时,又疑惑和担心漏写了什么,故“又开封”。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2分)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2分)(分析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水口行舟
朱 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1)请结合诗中词语简析诗人情感的变化。(4分)
(2)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涵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说你的看法。(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唐)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⑴欹(qī):斜倚。⑵泛觞:古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时以酒杯浮在水面,漂到谁的面前,就谁饮。⑶青云:高位。平行:平步。
小题1:本诗的颔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6分)
答:                                                                            
小题2:本诗颈联中一个“迟”用得极其传神,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6分)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后。
小题1:诗人春天经过宜阳,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即兴抒发了怎样的情绪?(2分)
小题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照此例,联系全诗,说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一联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回答问候的问题。
赞美    穆旦
走不尽的山峦和起伏,河流和草原,
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
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
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
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
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
它们静静地和我拥抱:
说不尽的故事是说不尽的灾难,沉默的
是爱情,是在天空飞翔的鹰群,
是干枯的眼睛期待着泉涌的热泪,
当不移的灰色的行列在遥远的天际爬行;
我有太多的话语,太悠久的感情,
我要以荒凉的沙漠,坎坷的小路,骡子车,
我要以槽子船,漫山的野花,阴雨的天气,
我要以一切拥抱你,你,
我到处看见的人民呵,
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
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个农夫,他粗糙的身躯移动在田野中,
他是一个女人的孩子,许多孩子的父亲,
多少朝代在他的身边升起又降落了
而把希望和失望压在他身上,
而他永远无言地跟在犁后旋转,
翻起同样的泥土溶解过他祖先的,
是同样的受难的形象凝固在路旁。
在大路上多少次愉快的歌声流过去了,
多少次跟来的是临到他的忧患;
在大路上人们演说,叫嚣,欢快,
然而他没有,他只放下了古代的锄头,
再一次相信名词,溶进了大众的爱,
坚定地,他看着自己溶进死亡里,
而这样的路是无限的悠长的
而他是不能够流泪的,
他没有流泪,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在群山的包围里,在蔚蓝的天空下,
在春天和秋天经过他家园的时候,
在幽深的谷里隐着最含蓄的悲哀:
一个老妇期待着孩子,许多孩子期待着
饥饿,而又在饥饿里忍耐,
在路旁仍是那聚集着黑暗的茅屋,
一样的是不可知的恐惧,一样的是
大自然中那侵蚀着生活的泥土,
而他走去了从不回头诅咒。
为了他我要拥抱每一个人,
为了他我失去了拥抱的安慰,
因为他,我们是不能给以幸福的,
痛哭吧,让我们在他的身上痛哭吧,
因为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一样的是这悠久的年代的风,
一样的是从这倾圮的屋檐下散开的
无尽的***和寒冷,
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它吹过了荒芜的沼泽,芦苇和虫鸣,
一样的是这飞过的乌鸦的声音。
当我走过,站在路上踟蹰,
我踟蹰着为了多年耻辱的历史
仍在这广大的山河中等待,
等待着,我们无言的痛苦是太多了,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然而一个民族已经起来。
小题1:填空。穆旦,原名( ),现代(  ),(  )诗派的代表,他的创作将西欧现代主义和中国传统诗歌结合起来,诗风富于象征寓意和心灵思辨,代表诗集有《     》、《       》《    》。
小题2:这首诗中,作者着力刻画一个怎样的形象?
小题3:这首诗,作者把任务放在广阔的画面中,你觉得诗中的形象处在怎样的背景中?
小题4:诗章反复咏唱的一句话“一个民族已经起来”,谈谈这句话在诗中的作用。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6分)
九·一八
二00五年九月十八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但也是“九·一八”事件的国耻纪念日。
——题记
可以不在盛唐的马上听风
可以隐忍力量,保持火药黑色的沉默
可以让西伯利亚的寒雪遍撒江南,
不忍那柄东来的刺刀,插在难圆的月上
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
那一块块膏药,无处不是土地的创伤
流血的日子,七十四年的遗恨
在一根沙布上,紧紧缠缚着受伤的心脏
唯有让孩子读书,深记那一篇
东北抗联被数倍的鬼子和豺狼白骨山岗
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
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
今天的月亮圆了。借的是恒星的光芒
花红酒绿的长廊,消磨着无聊的时光
那把现代化和疯狂压进枪膛的鬼子
何时扣动扳机?谁能担保
小题1:中秋和“9·18”国难同在一天,多少让人有许多的感叹,诗人在感叹的同时也发出了警告,找出这一句,说说你的理解。
小题2:“衣衫挡不住贞洁,贫穷阻碍不了坦克的履带”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小题3:“将成吨的炸药,落在祖国的尊严上/ 只是有些孩子还读不到书,还是祖辈的模样”你是怎么理解这诗句的?(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