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鱼游春水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塞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鱼游春水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塞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来源:不详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鱼游春水
无名氏
  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馀塞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玉茵,媚柳轻窣黄金蕊。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几曲阑干遍倚,又是一番新桃李。佳人应怪归迟,梅妆泪洗。凤箫声绝沉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
7.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春景图?结合全词思考上片景物描写在全词中的作用。(3分)
8.简要分析“几曲阑干遍倚”中“倚”与“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拍”各流露出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7诗人摄取四种景物,嫩草、垂柳、黄莺和游鱼,描写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明媚的春景图(1分)。这里的景物描写与下片互相映衬(1分),春景的明媚反衬离人的愁思,使悲怨愁苦的主人公形象更为鲜明(1分)。
8“倚”指主人公身倚栏杆,远望归人,这一动作流露出少妇春日怀念远人的情感(1分);“拍”指诗人敲打栏杆,这一动作流露出诗人不能赴前线***敌、报国无门的愤怒之情(1分)。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注]①这是宋之问流放钦州途径大庾岭时,写北岭北驿的一首律诗。大庾岭上多生梅花,又名梅岭。②阳月:农历十月
(1)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4分)
答:                                                                           
(2)诗的首联、颔联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试作简要赏析。(4分)
答: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
⑴上阙一、二句,所写之景有何特点?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这样写景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使用了哪种修辞?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从下阕看,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会产生“寂寥”之感?请概括说明。(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用太白韵
李之仪①
清溪咽。霜风洗出山头月。山头月。迎得云归,还送云别。
不知今是何时节。凌歊②望断音尘绝。音尘绝。帆来帆去,天际双阙③。
【注】①李之仪,北宋词人,曾为枢密院编修官,后因得罪权贵蔡京被贬。
②凌歊,即凌歊台。③双阙,古代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
小题1:词中的“霜风”、“帆”、“双阙”使用了什么修辞?它们分别指什么?(3分)
小题2:一句中的“洗”字生动传神,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1)这首诗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请结合诗句,简析颔联的表达特色。(3分)
(3)尾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水调歌头·平山堂甩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篷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瞑,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1)请简析“秋雨一何碧”两句写景的作用。(3分)
(2)“苹洲外”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3分)
(3)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4分)
题型:阅读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